非洲第四大湖。位於乍得盆地中央,在乍得、尼日爾、尼日利亞、喀麥隆4國接界處。第四紀古乍得海的殘餘。在5400年以前面積曾達30~40萬平方公裡,後因氣候乾旱,水源減少,蒸發強烈,湖面逐漸縮小。湖面海拔243米。面積季節變化很大,雨季可達2.2萬平方公裡,幹季則縮小到一半以下。平均水深1.5米,最深處12米。近年西非持續乾旱,湖面更為縮小。深度亦歷年不同,水位年變幅一般為0.6~0.9米,多年變幅在2米以上。每年最低水位出現在6~7月,最高水位在11~12月月。表水溫度19~32℃。乍得湖流域面積約100萬平方公裡,有沙裡河、科馬杜古約貝河、恩加達河、姆佈利河等註入,其中沙裡河提供湖水的2/3以上。湖東部通常被水道隔成許多島嶼,較大的有庫裡島和佈都馬島。湖濱地勢低平,多沼澤,蘆葦生長茂盛。沿湖一帶土地肥沃,是重要灌溉農業區。湖中水產資源豐富,是非洲重要的淡水魚產區之一,盛產河豚、鯰、虎形魚等;沿岸多鳥類。雨季可行輪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