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密歇根州最大城市,世界著名的汽車城。位於該州東南部,聖克雷爾湖與伊利湖間的底特律河西岸。東與加拿大的汽車城溫莎隔河相望。市區面積352平方公裡,人口120.3萬(1980),其中黑人占63%。大市區包括韋恩等6個郊縣和附近中小城鎮,面積10363平方公裡,人口435.3萬(1980)。

  原為印第安人的毛皮市場和木材集散地。1701年法國人在此建堡,1763年被英國佔領。1796年歸屬美國時還是一個小村。1815年設市市。隨著大湖航運的開辟和1825年伊利運河通航,成為重要轉運點。1837~1847年曾為密歇根州首府。1852~1854年通紐約和芝加哥的鐵路先後建成,城市迅速發展,工業興起。自1899年建立第一座汽車制造廠起,到20世紀30年代,發展成為五大湖區僅次於芝加哥的第二大工業城市,人口逾百萬。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黑人從美國南方源源遷入,逐漸成為美國黑人比重最高的大城市。

  地處大湖工業區居中位置,利用廉價水運取得原燃料,接近消費市場,擁有雄厚的工業技術力量,勞動力充足。汽車制造業為城市工業的核心部門,與它有關的鋼材、儀表、塑料、玻璃以及輪胎、發動機等零部件生產也相當發達,專業化、集約化程度很高。汽車年產量約占全國的1/4;從業人員近20萬,約占全市職工總數的40%以上。市內有福特、通用、克萊斯勒和阿美利加4傢美國最大的汽車制造公司的總部及其所屬企業。其他重要工業部門有鋼鐵、飛機和坦克制造、化學、金屬加工、木材加工等。工廠企業主要分佈在底特律河西岸,以及西南的迪爾伯恩、西北的龐蒂亞克和弗林特等衛星城鎮。

底特律市容

  美國大湖區重要港口,與湖濱各大城市聯系密切。五大湖-聖勞倫斯深水航道通航後,成為遠洋船隻的主要起迄點。對加拿大貿易的最重要口岸之一。湖港貨物年吞吐量1927萬噸(1980)。有10條鐵路和多條公路通往各地。與溫莎間有跨越底特律河的大橋以及河底公路隧道相聯系。國際機場位於西南郊,辟有19條航線。

  市中心區位於底特律河畔,商業、金融和各種辦公機構的建築物密集,主要街道呈輻射狀向外延伸,與穿行於市內的高速公路相交織。市中心存在擁擠、污染等問題,隨著富裕白人大批遷居郊區而一度蕭條,居民中黑人漸占優勢。近十多年來對老市區進行改造,興建一系列交通、住宅、醫療、文化等設施,最負盛名的是耗費巨資建造的復興中心大廈,是由4幢39層、1幢73層大樓組成的圓形塔式建築群,內設商場、旅館、飯店和各種遊樂設施。市郊高級住宅區建有一批新的商業中心。市內多博物館和圖書館。著名的“亨利 ·福特汽車博物館”位於迪爾伯恩綠地村,陳列上千種實物,展示瞭美國汽車工業發展史,每年吸引1000多萬參觀者。有韋恩州立大學等13所高等學校,以及眾多與汽車制造業有關的研究機構。各種教堂多達1000餘處,有“教堂城”之稱。底特律河中的貝爾島公園,為城市主要遊樂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