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北部國傢。北瀕地中海,海岸線長約1200公裡,陸鄰突尼斯、利比亞、尼日爾、馬裡、茅利塔尼亞、西撒哈拉和摩洛哥。面積2381741平方公裡,次於蘇丹,居非洲第二位。人口2127.2萬(1984)。全國分為31個省,首都阿爾及爾。

  自然條件 地形 地質構造上,北部屬阿特拉斯阿爾卑斯褶皺帶,南部屬撒哈拉地臺。地形以高原和山地為主。8000~1200米的高原占國土1/2以上,低地平原僅占總面積5%。全國從北向南可分為5個地形區:①沿海地區。由沿海山地和沿海平原組成。山地往往直逼海岸,使大部分海岸為巖岸並多岬角。濱海平原被山地分隔而斷續分佈,以瓦赫蘭平原、米提賈平原、安納巴平原等面積較大,多為河流沖積而成,土壤肥沃,是重要的灌溉農業區。分佈在山地之間的內陸高平原,為東西走向的局部平原,海拔均超過500米,主要有特萊姆森平原、西迪貝勒阿巴斯平原、君士坦丁平原等,是主要農牧業地區。②泰勒阿特拉斯山區。在沿海地區以南,東西走向,西部地勢高峻、多陡峭山巒和封閉盆地,河流多作南北向;東部山體寬廣,地勢較平緩,河流多東西流向。③大高原地區。介於泰勒阿特拉斯山脈與撒哈拉阿特拉斯山脈之間,西南—東北向綿亙700餘公裡,西部寬150公裡,海拔約1100米;向東寬度和高度漸減,東部寬不足50公裡,海拔在400米以下。地表起伏不大,河流稀少,屬內流區,多凹地和鹽沼,當地稱“旭特”。④撒哈拉阿特拉斯山區。在大高原和撒哈拉沙漠之間,地勢西高東低。北坡較緩,山前多小山和丘陵;南坡陡峻,山麓多幹谷。⑤沙漠地區。包括撒哈拉阿特拉斯山脈以南的廣大沙漠地區,約占國土總面積90%。大部為沙丘廣佈的沙質荒漠,西部、中部有海拔500米以上的石質高原,東南部的阿哈加爾高原海拔1000~2000米,其最高點塔哈特山海拔2918米。東北部為一片低地,海拔200米以下,有鹽沼。中部、北部散佈有古拉拉、圖瓦特、姆紮卜、蘇夫等綠洲。

  氣候 南北氣候差異明顯。自北向南,氣候大陸性增強,降水減少。泰勒阿特拉斯山脈以北屬地中海氣候,冬季溫和多雨,夏季炎熱幹燥,阿爾及爾7月平均氣溫25℃,1月平均氣溫12℃,年降水量712毫米,冬季占80%左右。大高原地區和撒哈拉阿特拉斯山脈屬亞熱帶草原氣候,年平均氣溫26~27℃,年降水量300毫米左右。撒哈拉阿特拉斯山脈以南屬熱帶沙漠氣候,年平均氣溫25℃以上,絕對最高氣溫達50℃,日較差11~18℃;年降水量在200毫米以下,局部地區終年無雨。

  河流 外流河多分佈在北部,發源於撒哈拉阿特拉斯山,向北註入地中海,一般長200~300公裡,最長的謝利夫河亦僅700公裡。上遊穿過泰勒阿特拉斯山區,谷深流急,富水力資源;中、下遊流經山間盆地和沿海平原,水量豐富,多灌溉之利。但河流流量季節變化較大,冬春漲水,夏末枯水。主要河流還有哈馬姆、蘇馬姆、伊塞爾、凱比爾等。諸河流域是全國人煙稠密、經濟最發達的地區。南部廣大地區屬內流區或無流區,多間歇河和幹谷。

  居民 人口增長較快。1960~1982年間,全國人口約增加1.2倍。1982年人口出生率為47‰,是世界人口出生率最高的國傢之一。20世紀70年代人口自然增長率高達31‰,導致人口年齡構成年輕化。隨著國傢經濟的發展,城市人口比重不斷提高,1960年為30%,1982年增至45%。人口國際流動也較大。獨立前,歐洲人(主要是法國人)大批湧入,1959年逾100萬人,占全國總人口6%;同時阿爾及利亞人大量遷往法國,70年代末,在法國的阿爾及利亞僑民約90萬人。獨立後,歐洲移民急劇下降,目前境內的法國人僅約6萬。

  全境地廣人稀,平均人口密度每平方公裡不足9人。由於各地自然條件的差異和開發程度的不同,人口密度相差很大,總的是從北向南明顯降低。全國人口96%集中於約占全國面積12%的北部沿海地區,而占國土88%的廣大南部地區,隻有4%的人口。各省之間差異也較大,阿爾及爾省和奧蘭省人口最稠密,每平方公裡分別高達2500多人和450多人;而瓦爾格拉、阿德拉爾、貝沙爾、塔曼拉塞特4省則不足1人。

  居民中阿拉伯人約占3/4,遍佈各地。其次是柏柏爾人和黑人以及混血種人。柏柏爾人集中分佈在山區,黑人和混血種人多分佈在南部沙漠地區。阿拉伯人和柏柏爾人信奉的伊斯蘭教被定為國教。阿拉伯語為國語,法國也較通行。

  發展簡史 早在公元前4世紀,境內就出現瞭部族聯盟努米底亞王國,農牧業、商業已有發展。公元前2世紀淪為羅馬帝國的一個行省,發展農業、手工業,擴大對外貿易,向羅馬提供糧食、油料等產品,成為羅馬帝國的一個谷倉。公元7世紀末,阿拉伯人進入,建立瞭阿拉伯人統治的王國,傳播伊斯蘭教和阿拉伯文化,並與原住居民逐步融合,經濟和文化得到瞭進一步發展。15~16世紀,西班牙和土耳其先後侵入。1526年,沿海地區被並入奧斯曼帝國,成為其一個省。統治者橫征暴斂,經濟發展停滯。1830年法國侵入,1905年淪為法國殖民地。阿爾及利亞人民經過長期武裝鬥爭,1958年9月成立瞭阿爾及利亞共和國臨時政府。1962年7月3日正式獨立,稱阿爾及利亞民主人民共和國。

  經濟地理 阿爾及利亞獨立後,政府把外國殖民者占有的數百萬公頃土地、礦山、銀行、鐵路和大企業收歸國有,以石油、天然氣工業為基礎,引進外資興建工廠,加速農業發展,經濟落後面貌有較大改觀。1982年國內生產總值達449.3億美元,年平均增長率為6.6%(1970~1982);人均國內生產總值2214美元,居非洲各國前列。全國建立起先進的石油天然氣生產體系,發展起一系列重工業部門,經濟結構發生很大變化。工業產值在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從1960年的35%增長到1982年55%(其中制造業由8%上升到10%),農業則從16%下降為6%。

  工業 石油和天然氣生產是阿爾及利亞國民經濟的支柱,國傢財政和外匯收入的主要來源。近年來,石油稅收占國傢財政收入的一半以上,每年出口原油和天然氣占國傢出口總值95%左右。1983年全國石油探明可采儲量12.63億噸。1979年產量曾達6200萬噸。近年由於有控制地開采,石油產量有所下降,1983年為3433萬噸,次於尼日利亞、利比亞和埃及,居非洲第四位。全國現有47個油田、1300多口油井,集中分佈在中部、東部撒哈拉沙漠地區。主要油田有哈西邁斯歐德、魯爾德巴蓋勒、加西托爾、加西、阿格拉卜等。絕大部分石油供出口,輸往美國、法國、聯邦德國、意大利及東歐和非洲等許多國傢。天然氣資源非常豐富,儲量31181億立方米(1983),約占世界蘊藏量3.44%,次於蘇聯、伊朗和美國,居世界第四位。70年代初開始大規模開采並出口,1983年產量200億立方米(1981年325億立方米)。天然氣田主要分佈在撒哈拉沙漠地區的哈西魯邁勒、阿勒拉爾、加西泰維勒、加西阿代姆、馬爾德姆斯、烏爾德哈姆拉以及中南部的塔代邁特高原、提迪凱勒特綠洲、圖瓦特綠洲等地。產量約80%供出口,輸往法、意、英、美、西班牙等國,是世界重要的天然氣出口國。境內油、氣管線密集,由產地輸往沿海港口,直接出口或就地加工。有4條主要輸油幹線,總長2851公裡,年輸油能力約7000萬噸;4條主要輸氣幹線,總長1994公裡,年輸氣能力約283億立方米。經由突尼斯穿地中海通往意大利的輸氣管,全長2500公裡,對擴大天然氣出口具有重要意義。煉油、液化天然氣和油氣化學工業發展迅速。目前年煉油能力約2000萬噸,斯基克達為最大煉油中心,約占2/3以上,其次是阿爾及爾、哈西邁斯歐德、阿爾澤、阿麥納斯等地。年液化天然氣能力300億立方米,天然氣液化廠集中在出口港阿爾澤,其次為斯基克達等地。在此基礎上,建立瞭油氣化學工業,生產化肥、農藥以及乙烯、芳烴等基礎原料和塑料、合成纖維、油漆、染料、化妝品等。阿爾澤和安納巴是化肥主要產地,斯基克達和塞提夫是塑料生產中心。

  電力工業發展迅速,以天然氣和石油為燃料的火力發電占絕對優勢,大城市和工業中心興建一批火電站,全國已基本形成相互連接的電力網,農村也開始實現電氣化。水力發電比重不大。1982年總發電量62億多度。現代冶金工業是獨立後新興的工業部門,位於安納巴附近的哈傑爾鋼鐵聯合企業是非洲最大的鋼鐵企業之一,煉鋼能力為200萬噸,並生產各種鋼材、鋼管、特種鋼板等。在奧蘭、阿爾及爾、歐勒馬、巴特納、提亞雷特等地有鉛、鋅、銅、汞等礦的開采和冶煉。機械工業主要有拖拉機、汽車、農業機械制造等。建材工業有水泥、玻璃、陶瓷等部門。阿斯南和塞提夫有大型現代水泥廠,奧蘭的玻璃廠是北非最大玻璃制造廠,君士坦丁有非洲最大的瓷器廠,蓋勒馬有非洲規模最大的現代化日用陶瓷廠。輕工業歷史較久,獨立後有很大發展,主要有紡織、服裝、制革、煙草、印刷、釀酒、制糖、食品、造紙等部門。

  農業 農業人口占總人口47.1%。1981年全國有耕地751.3萬公頃,占土地總面積3.2%。常年實際耕種面積約460萬公頃,主要分佈在沿海平原、谷地。個體農民主要生產糧食。國營農場則主要生產水果、蔬菜和經濟作物。谷物主要有小麥、大麥、玉米以及少量稻谷。糧食產量不穩定,1981年產量225萬噸,1982年僅193.5萬噸,自給率約40%。葡萄是最重要的經濟作物,主要用於釀造葡萄酒出口,是世界葡萄酒產量最多的國傢之一,1981年產葡萄45萬噸、葡萄酒27萬噸。橄欖主要分佈在海拔1000米以下的山區。全國共有橄欖樹約1000萬株,年產橄欖油約2萬噸,除供國內消費外,還有出口。其他經濟作物有柑橘、蔬菜、煙草、甜菜、棉花、亞麻、香料等。椰棗主要分佈於南部沙漠綠洲中,常年產量約20萬噸,居北非首位,是世界主要椰棗生產國之一,約1/4供出口。大高原地區盛產阿爾法草,總面積達39萬平方公裡,常年產量15~20萬噸,是世界最大生產國,大部供出口,國內主要用於制造高級紙張、手織地毯、席子、提籃和繩索等。

阿爾澤工業區的天然氣液化廠外景

  山區、高原區和南部地區盛行畜牧業。高原區和山區以半遊牧為主,南部地區主要是遊牧方式。多綿羊和山羊。牛主要在大城市郊區飼養,向城市提供奶、肉。馬、驢、騾,多作為役畜。駱駝是沙漠地區的主要傢畜。1982年全國共有牲畜約1900萬頭。

  交通運輸業 鐵路總長4241公裡,集中延佈在北部沿海地區,主要幹線有:阿爾及爾—奧蘭、阿爾及爾—君士坦丁、穆罕默迪耶—貝沙爾、蓋拉赫—比斯克拉、比斯克拉—圖爾古特、卜利達—傑勒法等。公路總長77000餘公裡,其中柏油路53000多公裡,通國內各省區和鄰國。1969年開始修築縱貫南北的撒哈拉公路,北通突尼斯,南入尼日爾和馬裡,全長2900公裡,境內長1858公裡,現已部分通車。外貿運輸主要靠海運,阿爾及爾、安納巴、阿爾澤、貝賈亞、奧蘭、斯基克達等沿海城市均為重要海港,共有航線40條,通非、亞、歐、美各大洲。空運發達,機場遍佈全國,通各大城市以至沙漠地區。阿爾及爾、安納巴和奧蘭有國際航空港,有班機飛歐洲、亞洲和非洲鄰國。

  地區經濟差異 ①沿海地區。以阿爾及爾和卜利達2省為中心,包括東面的斯基克達、君士坦丁和西面的奧蘭、穆斯塔加奈姆、西迪貝勒阿巴斯、特萊姆森等省,是人口密度最高、經濟最發達的地區。擁有全部基礎工業(鋼鐵、石油化工、機械工業等)和最肥沃的土地,是小麥、亞熱帶水果、蔬菜等的主要產區。阿爾及爾、奧蘭、君士坦丁、安納巴、斯基克達等全國最大的幾個城市均分佈於此,交通發達。②謝利夫平原丘陵區。由謝利夫河谷地與蘇馬姆河流域一些平原、丘陵組成,主要城市有阿斯南、提齊烏組等,是南北過渡地區,工業、灌溉農業以及旅遊業等正在發展中。③中北部山區。包括泰勒阿特拉斯山脈和奧雷斯山地區,人口密度較高,農牧業較發達,工業較少。④中部高原區。包括賽伊達、提亞雷特、佈維拉、塞提夫、巴特納、烏姆佈瓦吉等省,人口密度中等,工農業發展潛力很大。⑤撒哈拉阿特拉斯區。包括艾格瓦特、傑勒法、姆西拉、佈薩拉、特貝薩等省和一些中等城市。以羔羊為主的畜牧業較發達,是全國重要牧區。⑥撒哈拉沙漠區。占全國土地面積絕大部分,人口密度最低,自然條件差,但石油、天然氣資源豐富,油、氣產量占全國極大比重,也是椰棗主要產區。

  

參考書目

 唐裕生等譯:《阿爾及利亞地理》,商務印書館,北京,1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