溝通淮陰市和連雲港市的人工河道,淮北鹽南運航道。位於江蘇省東北部。古稱官河,一名漕河。《唐會要》:“垂拱四年(688)開泗州漣水縣新漕渠,以通海、沂、密等州,南入於淮。”《讀史方輿紀要》:“宋元符初(1098~1100)淮南開修楚州支傢河,導漣水與淮通,賜名通漣河。”即為鹽河的前身。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重加開浚,用以轉運淮北鹽內銷,因名鹽河或運鹽河。又因居中運河之東,又名下中河、外河。今鹽河起於淮陰市淮陰水利樞紐,東北行,貫通六塘河、灌河、新沂河、五五圖河、車軸河、古泊、善後河達於連雲港市新浦,匯於臨洪河,長175公裡。沿途所經重要市鎮有淮陰縣王營鎮、漣水縣朱碼頭、灌南縣新安鎮和灌雲縣大伊山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