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萬裡長城東端的重要關隘,古代軍事重鎮,著名遊覽區。屬河北省秦皇島市。古稱榆關,又稱渝關、臨榆關、臨渝關、臨閭關。商屬孤竹,漢屬遼西郡,隋開皇三年(583)築關,名臨渝關。唐設臨渝關守提。明初建關設衛時,因其倚山面海,故名山海關。清乾隆二年(1737)為臨榆縣縣城。地勢險峻,地理位置重要,北依燕山,南臨渤海,是華北通向東北的咽喉要道,京山、沈山鐵路在此聯結,古來即有“兩京鎖鑰”之稱,為兵傢必爭之地。著名戰爭如明吳三桂引清兵入關與李自成農民起義軍之戰,19922、1924年直奉兩系兩次石河之戰、1933年日軍攻占山海關並由此侵略華北及1945年山海關阻擊戰等,均發生於此。

  早在北齊天保元年(550)即於山海關修築長城。現長城為明建,多關城,山海關僅為長城眾多關城之一。關城呈四方形,周長約4公裡,高約10~13米。設4門,東、西門外築有羅城,南、北兩側建有翼城,關城外又建有城堡、墩臺多座。城關與長城連成一體,構成完整的古代軍事防禦工程體系。著名的天下第一關即指山海關東門,為一座兩層建築,下為城臺,高12米,上建三間兩層重簷歇山式磚木結構建築物,高13米,寬約20米。東、南、北三面有箭窗68扇,門樓高懸“天下第一關”匾額。山海關風景優美,自古即為遊覽勝地。風景古跡,有山海關城樓、薑女廟、老龍頭、角山長城、三道關、懸陽洞、燕塞湖等。在長城入海處──老龍頭風景區內的山海關兵器館,已於1991年落成開放。

山海關城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