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德

  中國人民解放軍主要創建人之一,中國共產黨和中華人民共和國主要領導人之一,中國無產階級革命傢、政治傢、軍事傢。原名代珍,後曾改名建德,字玉階。1886年12月1日(清光緒十二年十一月初六)生於四川省儀隴縣一個佃農傢庭。幼年入私私塾,一面讀書,一面勞動。1905年入成都高等師范學校體育科學習。1907年入成都四川高等學堂附設體育學堂學習。1909年入雲南陸軍講武堂,同年加入同盟會。1911年在雲南參加辛亥革命。1915年參加反對袁世凱復辟帝制的護國戰爭。1917年任滇軍旅長,在四川參加護法戰爭,反對北洋軍閥段祺瑞的統治。

1937~1939年,朱德撰寫的部分軍事著作

  在俄國十月革命和五四運動的影響下,逐漸接受馬克思主義。1922年,為尋求革命真理,拋棄高官厚祿到德國學習。11月,在柏林加入中國共產黨。1925年,因積極從事革命活動兩次被德國政府逮捕,並被驅逐出境。後到蘇聯學習軍事。1926年夏回國,受中共中央派遣到四川軍隊中進行革命工作。1927年初,到江西南昌創辦國民革命軍第三軍軍官教育團。

  1927年蔣介石、汪精衛叛變革命後,朱德參加領導瞭南昌起義,任起義軍第九軍副軍長。起義軍南下廣東在潮汕地區失敗後,他率領餘部堅持鬥爭,保存革命力量。1928年1月,發動席卷十餘縣的湘南起義,建立蘇維埃政權。同年4月,率部轉移到井岡山,和毛澤東領導的部隊會合,5月,成立工農革命軍(不久改稱紅軍)第四軍,任軍長。1929年,和毛澤東率部向贛南、閩西進軍,為建立中央革命根據地奠定瞭基礎。1930年8月任中國工農紅軍第一方面軍總司令。後任中國工農紅軍總司令。1931年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成立,任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主席。他先後和毛澤東、周恩來指揮紅一方面軍戰勝瞭國民黨軍隊對中央革命根據地的四次“圍剿”。1934年1月,在中共六屆五中全會上當選為政治局委員。同年10月參加長征。1935年1月在遵義會議上支持毛澤東的正確主張。長征途中,他對張國燾分裂黨和紅軍的活動進行瞭堅決的鬥爭。

  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後,中國工農紅軍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任總指揮,率領和指揮八路軍深入敵後,廣泛開展遊擊戰爭,建立和擴大瞭許多抗日民主根據地。1940年5月從前線返回延安。同年冬,提出“南泥灣政策”,推動瞭大生產運動,為打破國民黨對陜甘寧邊區的經濟封鎖作出瞭重大貢獻。1945年在中國共產黨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上,作《論解放區戰場》的軍事報告。在中共七屆一中全會上當選為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書記處書記。解放戰爭中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司令,曾親臨華北前線指導解放石傢莊等作戰。在戰略決戰階段,參與組織和指揮遼沈、淮海、平津三大戰役(見遼沈戰役、淮海戰役、平津戰役)。1949年4月,和毛澤東一起發佈向全國進軍的命令,並參加指揮人民解放軍渡江戰役、南下作戰以及解放西南、解放西北的幾大戰役,徹底推翻瞭蔣介石在中國大陸的統治。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歷任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中華人民共和國副主席、國防委員會副主席、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以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政治局常委、中央軍事委員會副主席、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書記和中央副主席等職。1955年被授予中華人民共和國元帥軍銜。他終生從事革命軍事活動,而且參與制定黨的路線、方針和政策,為發展中國的社會主義經濟建設、國防建設,加強黨的紀律檢查工作,為增進中國人民和各國人民的友誼,作出瞭重大貢獻。在十年動亂中遭到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團的誣陷和侮辱,但他始終堅持黨的原則,與之進行堅決鬥爭。1976年7月6日在北京逝世。主要著作收入《朱德選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