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元7世紀初至9世紀中葉藏族在中國青藏高原建立的邊疆民族政權。學者對吐蕃一詞的含義有多種解釋,其中“蕃”字可能是藏語中的藏族自稱bod的對音。但所有解釋迄今尚無一種成為定論。

  史稱藏族為西羌之屬,在青藏高原上分為許多部落,從事高原畜牧,養犛牛、豬、犬、羊、馬;也從事高原農業,種植青稞、小麥、蕎麥。約在隋時,雅隆(Yar-lung)部落聯盟(居今西藏山南地區)發展成為奴隸制政權。其君稱讚普(btsan-po),相稱大論(bblon chen)、小論(blon chung)。勢力發展到拉薩河流域。629年,松贊幹佈繼贊普位,承襲祖父的基業,降服蘇毗、羊同等部落,統一青藏高原,建都邏些(今西藏拉薩)。開展與唐、天竺(古印度的別稱,今南亞次大陸)、泥婆羅(今尼泊爾)的廣泛交往,引進先進的封建文化,創立文字,厘定法律、職官、軍事制度,統一度量衡,建立以贊普為中心的奴隸制中央集權國傢。吐蕃繼而向境外用兵,擊敗已臣屬於唐朝的吐谷渾、黨項。當吐蕃得知突厥、吐谷渾與唐廷聯姻,亦遣使求婚,640年(唐貞觀十四年),唐以宗室女文成公主許婚,結成和親關系。648年,吐蕃曾出兵助唐使王玄策敗中天竺王阿羅那順。唐高宗李治、武則天時期,吐蕃滅吐谷渾,威脅唐之隴右、河西,征服大、小勃律,進而與唐爭奪安西四鎮和西突厥十姓部落。雙方發生過多次戰爭,但仍通使往來不絕。709年(唐景龍三年),唐又以宗室女金城公主妻贊普棄隸蹜贊(Khri ldegtsug btsan),但兩個王朝的關系仍然充滿沖突。特別是在吐蕃取得河西九曲之地作為金城公主湯沐邑後,更便於攻擾唐隴右地區,唐朝不得不大力加強河西、隴右兩節度所轄地區的設防。安史之亂後,唐隴右、河西及四鎮兵力東調平亂,吐蕃乘虛據有隴右、河西。唐安西(今新疆庫車)、北庭地區初被隔絕,後亦淪陷。在唐西南的南詔亦附屬吐蕃,此時吐蕃控制的區域,西達中亞,北至今新疆南部,東至今四川西部及甘肅隴山以西。它在西方阻止瞭占據波斯的大食人向東發展。南方與天竺、泥婆羅為鄰,有非常密切的經濟、文化交流。在東方與唐不時沖突,曾於763年攻陷長安,其後也不斷攻襲唐關內道鹽、夏等州。789~790年,吐蕃與回鶻為爭奪北庭而進行激戰。此後回鶻與唐聯合對付吐蕃,雲南的南詔也脫離吐蕃羈絆,通好於唐,吐蕃處境孤立,勢力削弱。這樣,在吐蕃幾度與唐會盟、敗盟之後,終於在821~822年(唐長慶元年至二年,吐蕃彝泰七年至八年)雙方會盟,並於823年建立《唐蕃會盟碑》,該碑至今仍屹立在拉薩大昭寺門前,成為漢藏兩族人民歷史情誼的見證(見唐蕃邊界)。

吐蕃贊普表

藏王墓——有松贊幹佈、赤德松贊等 吐蕃王的陵墓 西藏窮結

唐蕃會盟碑 西藏拉薩大昭寺前

  吐蕃人原信仰缽(bon)教,松贊幹佈時,佛教開始傳入,後發展成為主要宗教。棄松德贊(Khrisrong ldebrtsan)時設置“卻論”(僧相),開佛教僧人執政之先聲。同一時期,梵僧和漢僧還就漸修和頓悟問題在藏地展開瞭激烈辯論,表明漢地禪宗傳人吐蕃境內。

  吐蕃王室、貴族為奴隸主,屬民包括平民及奴隸。8世紀中葉以後,平民及奴隸反抗奴隸主的鬥爭迭起,王室和貴族之間的權力角逐也很激烈。846(一說842)年,吐蕃贊普達磨(即郎達瑪,Glang darma)死,無子,以妃兄子為贊普。贊普與妃黨貴族內部矛盾爆發,戰爭連年不絕,引起奴隸、平民大起義,吐蕃瓦解。848年吐蕃治下的沙州燉煌縣有漢人張議潮起義,趕走吐蕃統治者,建立歸義軍政權(見沙州歸義軍),歸順唐朝中央政府。自松贊幹佈起,吐蕃贊普九人,歷時二百一十八年(一說二百一十四年,629~842或846年)。

  吐蕃王朝瓦解後,宋、元及明初史籍仍泛稱青藏高原及當地人民為吐蕃或西蕃。

  

參考書目

 王忠:《新唐書吐蕃傳箋證》,科學出版社,北京,1958。

 王堯等:《敦煌本吐蕃歷史文書》,民族出版社,北京,1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