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戰爭時期,中國人民解放軍晉察冀軍區部隊和地方武裝在河北省易縣、滿城粉碎國民黨軍進攻的作戰。1946年10月,國民黨軍佔領張傢口後,企圖以集結在淶水、定興及保定地區的第94、第53軍等部,繼續向晉察冀解放區腹地進攻,奪占易縣城,西出紫荊關,與進佔察南(原察哈爾省首府張傢口以南地區)的國民黨軍會攻淶源,尋殲人民解放軍晉察冀軍區主力部隊。晉察冀軍區決心將第2、第4縱隊由察南調至易縣、淶水地區,會同第3、第1縱隊和地方武裝各一部,粉碎國民黨軍的進攻。

  11月2日,國民黨軍第94軍第121師由淶水西犯。3日晚,晉察冀軍區以獨立第8旅將其先頭第361團誘至南北橋頭、二十裡鋪,在該地設伏的第3縱隊主力及獨立第4旅,突然發起攻擊,於4日全殲該團及前來增援的第363團1個營。13日,第94、第53軍各以4個團分兩路再犯易縣,在受到晉察冀軍區部隊的打擊後,19日撤回涿縣、定興地區。12月16日,國民黨軍第53軍與增調的暫編第1路軍2個團由保定、漕河分路向滿城進攻,企圖配合第94軍攻取易縣。晉察冀軍區以一部兵力位於徐水以南鉗制第94軍,集中第2、第3、第4縱隊,於20日晚對進攻滿城的國民黨軍發起突然攻擊;同時獨立第7、第8旅破擊固城、保定間鐵路。激戰至21日,先後殲滅暫編第1路軍2個團和第53軍1個團。進攻滿城的國民黨軍遂退回保定。

  此役,共殲國民黨軍7900餘人,粉碎其進占易縣、會攻淶源的企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