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裝在導彈上的導引頭(或稱目標跟蹤器),感受來自目標的輻射或散射能量,自動跟蹤目標並形成制導指令,控制導彈飛向目標的一種制導系統。尋的制導系統由導引頭、計算裝置和執行機構等組成,通常可分為主動尋的、半主動尋的和被動尋的三種類型:①主動尋的制導,是照射目標的裝置裝在導彈上的一種尋的制導。如法國的“飛魚”反艦導彈,末段採用無線電主動尋的制導。②半主動尋的制導,是照射目標的裝置不裝在導彈上的一種尋的制導。照射裝置設在地面、水面或空中等不同場合。如美國“霍克”地空空導彈,采用全程半主動尋的制導,照射雷達設在地面。③被動尋的制導,是導彈的導引頭直接感受目標輻射能量的一種尋的制導。多數采用紅外導引頭跟蹤飛機的熱輻射實施攻擊,如美國的“響尾蛇”空空導彈。

  尋的制導照射和接收的能量,有光、熱、聲波或無線電波等。它具有較高的制導精度,但一般作用距離較短,多用作末制導。它被廣泛應用在空空導彈、地空導彈、空地導彈和反坦克導彈上,為提高導彈在戰場上使用的適應性,還發展瞭多種類型的導引頭。如美國“銅斑蛇”反坦克導彈,采用激光半主動尋的導引頭;“小牛”空地導彈,采用由電視尋的發展為圖像增強的電視尋的、激光半主動尋的和紅外成像等導引頭;用於攻擊裝甲目標的“黃蜂”空地導彈,采用毫米波導引頭。

  隨著目標機動性能的不斷提高,常用的導引規律(見導彈制導系統)已不相適應。80年代以來,隨著控制理論和微處理機技術在軍事上的廣泛應用,最佳線性制導規律和其他導引規律得到迅速發展,使問題有可能較好地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