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配第

  英國古典政治經濟學創始人,統計學傢。出生於英國漢普郡的一個毛紡織手工業者傢庭。14歲開始獨立謀生,在英、法、荷蘭等國當過水手、傢庭教師、海軍士兵。1644~1645年在荷蘭萊頓大學攻讀醫學,後又到法國、英國行醫和從事學學術研究,1649年獲得牛津大學醫學博士學位,成為醫生並兼任皇傢醫學院教授。1651年任愛爾蘭英國駐軍總司令的隨從醫生。1652年任愛爾蘭總督的私人秘書,後又任愛爾蘭土地分配總監,作為殖民地占領者,他分得瞭約五萬英畝土地。1658年被選為英國議會議員。斯圖亞特王朝復辟時期他投靠國王查理二世(1630~1685),被封為男爵,並被任命為愛爾蘭土地測量總監。1662年被選為英國皇傢學會會員。晚年他已占有27萬多英畝土地,還先後創辦和經營過鐵廠、漁場、木材場等企業。

  著作和方法 配第的主要經濟學著作有:《賦稅論》(1662)、《政治算術》(1690)、《獻給英明人士》(1691)、《愛爾蘭政治剖視》(1691)、《貨幣略論》(1695)。

《政治算術》1690年第1版扉頁

  配第從事經濟學研究是在英國1640年資產階級革命以後。這時英國資本主義經濟發展極為迅速,工場手工業日趨興盛,產業資本逐漸代替商業資本在社會經濟中占據主要地位。配第代表新興產業資本的利益和要求,積極著書立說,為統治者出謀劃策,為英國統治殖民地、奪取世界霸權尋找理論根據。他的經濟學著作都是論述當時社會上存在的主要經濟問題的,並沒有形成完整的政治經濟學理論體系。但配第的優點是不滿足於對現實經濟問題進行現象上的說明,而是要力求探索經濟現象產生的自然基礎。在思想方法上他接受瞭F.培根(1561~1626)、T.霍佈斯(1588~1679)等人具有唯物主義因素的進步的哲學思想,並且把它運用於研究經濟問題。配第反對根據主觀意願去作推論,提出要從具體的統計資料中去尋找經濟現象產生的自然基礎。由此他逐漸擺脫瞭重商主義的影響,把政治經濟學的研究從流通領域轉到生產領域,對資本主義生產的內部聯系作瞭一定的考察。

  經濟思想 配第的主要貢獻是最先提出瞭勞動決定價值的基本原理,並在勞動價值論的基礎上考察瞭工資、地租、利息等范疇。他實際上把地租看作剩餘價值的基本形態。

  他首先區分瞭“自然價格”和“市場價格”。配第的“自然價格”相當於價值。他指出:假如一個人生產一蒲式耳小麥所用勞動時間和從秘魯銀礦中生產一盎斯白銀並運來倫敦所需勞動時間相等,後者便是前者的“自然價格”。這一論述實際上認為生產商品時所耗費的勞動時間決定商品的價值。他還指出瞭商品的價值和勞動生產率成反比例。不過,他用充當貨幣的白銀表現谷物的價值,講的是以勞動為基礎。用白銀表現的谷物的價格,並沒有把價值、交換價值和價格明確區分開來。他把生產白銀的具體勞動當作創造價值的勞動,不懂得創造價值的隻能是抽象勞動。他還提出瞭“勞動是財富之父,土地是財富之母”的觀點,由此又認為勞動和土地共同創造價值。這種觀點和他的勞動價值論是矛盾的,混淆瞭使用價值的生產和價值的創造。

  配第認為自然工資由工人維持生活所必需的生活資料決定,地租是一塊土地上生產的農產品價值扣除種子和工資以後的餘額,實際上包括瞭全部剩餘價值。他沒有論述利潤,在他的論述中地租包括利潤,未把二者分開。他還由地租引出利息,提出地價相當於購買一定年數的地租,論述到瞭級差地租的兩種形態,認為貨幣的價值也是由勞動決定的。

  配第對政治經濟學理論的許多重要方面都提出瞭開創性的見解,為英國資產階級古典政治經濟學的創立作出瞭重要貢獻。

  

參考書目

 盧森貝:《政治經濟學史》,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北京,1959。

 陳岱孫主編:《政治經濟學史》上冊,吉林人民出版社,長春,1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