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古代史詩。常和另一部史詩《羅摩衍那》並列為印度的兩大史詩,以與希臘荷馬的兩大史詩相比。但是在印度古代傳統的文獻中,兩者往往不算做一類;《羅摩衍那》是詩,而《摩訶婆羅多》是歷史傳說,與往世書同屬一類。《摩訶婆羅多》現存的本子顯然是在一部史詩的基礎上編訂加工而成,其中不但有長篇英雄史詩,而且有大量的傳說故事作為插話,還有宗教哲學以及法典性質的著作。因此篇幅很長,一般說它有10萬“頌”(詩節),曾經被認為是世界上最長的史詩。

>  作者 這部大史詩的作者,印度傳統的說法是毗耶娑(廣博仙人)。這位仙人也被認為是許多往世書的作者,他自己也在史詩中出現,隻能算是一個傳說人物,不一定是歷史人物。

  傳本 這部書有許多不同的手寫本流傳下來;近代的刊印本也互有不同。根據所有寫本整理校勘的新的校本,經過許多學者將近半個世紀的努力,才在20世紀60年代完成出版。這就是印度浦那版的精校本。此外還有南印度傳本的校刊本。

  譯本 這部作品是用梵文寫成,它被譯成印度現代一些主要語言以及英語、法語、德語、俄語乃至爪哇語;其中的插話和宗教哲學部分作為獨立的作品,有更多語言的譯本。它的史詩故事和著名插話在印度成為各類文學藝術創作汲取素材的一個重要來源。

  內容 《摩訶婆羅多》的內容復雜,包羅萬象,印度古代史詩和往世書中重要的傳說故事幾乎都出現或被提到;關於印度教的教規和法典,有整章整節的敘述;古代各種重要哲學思想或多或少也有反映。近代流行的一部印度教聖典《薄伽梵歌》,就是這部史詩中自成系統的著作。這部史詩不是單純的文學作品,而是一部詩體的百科全書,反映瞭古代印度的很長一個時期內的社會生活和思想面貌。

  時代 這樣一部巨著不是一人一時一地之作,它的成書的年代很難確定。史詩中主要英雄的名字在公元前幾個世紀的文獻中即已提到,這表明史詩故事在那時(約在中國春秋戰國時代)已經形成,它的核心或簡本那時可能也已完成而且流傳;有些神話傳說的來源也許更早,但它的成書卻隻能是公元紀元以後,並且是紀元前後幾百年間許多人積累和加工的產物。書中開頭部分就說到這部史詩有簡本和繁本兩種本子流傳,可見成為現在的定本的時候,這部史詩已經流傳很久。

  體裁 這部大史詩是用對話體寫成,仿佛是可以表演和對唱的戲劇。全詩由一個“歌人”背誦出來。這據說是他在一次大會上聽來的長篇史詩,本來是毗耶娑命令手下的徒弟唱的。除開頭部分仿佛是序言和內容提要以外,中間的敘事部分都是用原來唱者的口氣加以敘述,在他的敘述中,對話的人物又敘述另外的事和人,又套進另外的對話。這樣一層套一層的格局對於安插不同的內容極為方便。這種形式很可能是原來由一個或幾個行吟的人在節日的各種集會上吟唱時所用。這對於根據需要而摘用長篇或短篇段落十分方便;與印度戲劇的起源可能也有關系。

  詩律 全詩除標明人物的道白和個別散文章節以外,都是詩體,絕大部分用的是32音一節的雙行詩體,每行16音又分為兩句吟唱。這種詩律一般稱為“頌”(輸洛迦),在《吠陀》中已經出現,到史詩和往世書中成為基本的格律。其他如法典或格言性質的以及編成歌訣便於記憶的書中也往往使用這種格律。這八言聯句像中國古時七言或五言詩句一樣是古代印度應用最廣的詩律。

  篇目 全詩分為18篇,每篇又分為一些較短的篇、章。各篇長短不一。史詩後附有一部《訶利世系》,有時作為第19篇,其實是另一部獨立著作。18篇的篇名是:1.《初篇》,2.《大會篇》,3.《森林篇》,4.《毗羅吒篇》,5.《備戰篇》,6.《毗濕摩篇》,7.《德羅納篇》,8.《迦爾納篇》,9.《沙利耶篇》,10.《夜襲篇》,11.《婦女篇》,12.《和平篇》,13.《教誡篇》,14.《馬祭篇》,15.《林居篇》,16.《杵戰篇》,17.《遠行篇》,18.《升天篇》。

  情節 《摩訶婆羅多》的意思是“偉大的婆羅多族”。婆羅多是古代王名,他的後代有兩兄弟,一個是瞎子名叫持國,另一個名叫般度。前者有100個兒子,被稱為俱盧族,後者有5個兒子,被稱為般度族。般度為國王,死後由持國繼承王位;般度的五子長大,要繼承父親的王位,持國的兒子不肯,於是發生沖突,終於引起大戰。許多國王分別參加雙方的戰鬥。大戰在“俱盧之野”(今德裡附近)進行瞭18天。般度五子一方得勝。持國百子一方隻剩下長子及另外三人。這三人夜襲般度族殘軍,全部予以消滅,住在營外的般度五子幸免於死。隨後持國的長子也死去。大戰結果,般度的長子繼承王位。最後般度五王子登雪山修道,四人先死,隻有長子到達天堂。

俱盧族和般度族大戰

  插話 在敘述兩族大戰及其前因後果以及每個重要人物的活動的故事裡,包括許多神話傳說,在書中人物的談話中又往往敘述許多故事,因此書中充滿瞭與史詩故事情節有關或無關的插話。般度五子被放逐去森林時,來探望並安慰他們的仙人給他們敘述傳說和故事,這構成瞭龐大的第3篇《森林篇》。這些插話長短不一,其中有著名的《那羅傳》和《莎維德麗傳》,還有史詩《羅摩衍那》故事的主要內容等等。各篇中可以獨立的比較完整的長短插話很多,占瞭全部史詩的大量篇幅。

  政治 講述治國之道,包括政治、法律、道德、風俗等,在史詩中也占有很大的篇幅,而以第12篇《和平篇》和第13篇《教誡篇》為最集中。這裡面包括瞭一些法典和《摩奴法典》等的內容。此外,史詩的主要內容是政治鬥爭,從這裡反映出古代印度王國紛爭的情況。

  哲學 整個史詩幾乎包括瞭各個哲學派別的主張,很難說有一個完整的哲學體系;但是總的看來卻又有一個明顯的主導思想,這便是“法”的思想體系或世界觀。“法”這個詞的含義在各派哲學思想中有不同的解說和用法,在這部史詩中“法”是作為國傢社會甚至整個世界的結構秩序,同時也是每一個人所應當遵守的行為準則。這是不可違抗的至高的法則。“法”和“非法”規定瞭是非善惡的標準。每一個人都有“法”所規定的天職,必須執行。這是維持國傢社會穩定的原則,違反瞭“法”就是罪惡。這顯然是符合古代統治階級的利益的。這種思想利用瞭史詩故事作為傳播工具,盡管它同史詩故事的主要情節不相符合。將一場使雙方陷於毀滅的宗教“內戰”解釋為“法”的勝利,而最後幸存的般度族長子被認為是“法”的化身,都是很牽強的。

  宗教 這部史詩還被用作傳播宗教的工具。其中雖然充斥著印度教的各個派別的宣傳,但是崇拜毗濕奴的化身黑天的教派占瞭主要地位。史詩中的英雄黑天被尊為神,不但他的行動是神意,而且還安排他作長篇的說教,要求對他崇拜。其中最著名的就是《薄伽梵歌》。

  結構 以上對這部著作作瞭簡略的說明,為瞭瞭解全書,還需要分析全書的結構。盡管這部巨著不是一人一時之作,但是除去顯然晚出的部分以外,它仍具有相當的統一性;即使是包括繁縟成分較多的南印度傳本,也仍然表現出總編訂時的統一意圖。一方面它企圖匯集古代相傳的各種材料,另一方面它對材料還是有所選擇,在內容和形式上都具有一定程度的一貫性。它一方面旁搜博采,紛紜錯雜,另一方面又含有條理和個性。從史詩的故事、思想內容、語言體裁以及全書結構都可以看出作者和編者們並非沒有共同想法的,更不能說他們是沒有才能而隻知堆積材料或者毫不鄭重其事的。紛紜中見統一,這是古代印度文化傳統的一個特色;這部大史詩就顯出這一特色。但是如何認識其統一性並加以說明是不容易的。精校本的主要校訂者蘇克坦卡提出的分為世俗的、倫理的、形而上學的(玄學的)三層的見解,隻是對其統一性的看法之一種。現在從全詩結構上的粗略劃分也可以看出全書安排的統一性。

毗濕摩起誓作最大的犧牲

  作為一件藝術品或則作為一個思想體系,大史詩在總體結構上也具有完整性。開頭是講述產生史詩的背景、“蛇祭”的由來以至蛇族故事,這類似中國有些古典小說的“楔子”。隨後是婆羅多族祖先的傳說以及英雄毗濕摩的出生。這是正文的引子。第1篇的後半和整個第2篇是史詩的正文。“楔子”中的蛇族和大鵬族的對立具體化為俱盧族和般度族的曲折鬥爭,直至般度五子被流放12年為止。中心思想是表現王國政治鬥爭中的“法”。

  第3篇《森林篇》以許多插話描寫流放生活的12年。這些插話並沒有完全脫離王國政治鬥爭的思想主題,但是描寫轉向社會生活。在這裡,祭司和武士,或者說修道的仙人與流放的王族成為主要人物;他們之間的矛盾和聯合,他們對妖魔的鬥爭,貫串在情節之中。中心思想是以仙人的觀點來說明“法”。

  第4篇和第5篇寫王國的政治鬥爭。不同之處在於前面是暗鬥,這裡是明爭。這裡的第4篇描寫宮廷內訌,第5篇敘述外交鬥爭。它寫外交鬥爭和雙方備戰是風雨欲來的景象,而中心人物是黑天。他作為另一族的英雄人物,在兩族鬥爭之間進行折沖,情節上增加瞭新的內容,而這個英雄的神化又在思想內容中增加瞭宗教成分。

  從第6篇到第11篇是這部巨著的中心,描寫瞭大戰的全部過程。其中插進瞭黑天以大神身份對主要戰士阿周那的說教。這是精心安排的,不僅作為大戰的序曲,而且作為思想的核心,仿佛是暴風雨降臨前的一道閃電和一陣雷聲。這18章的《薄伽梵歌》(神之歌)不論到後代有怎樣的解說,在現代又發生多大作用,它大體上可分為三部分說明“業”(行為)、“智”(認識、理解)、“信”(虔誠,忠於神,信仰)3種思想和理論,並企圖把它們統一起來。作者和編者們顯然是以此作為大史詩的核心,企圖由此給全書一個統一的精神。第6篇寫大戰開始後的頭十天,寫俱盧族第一任統帥老族長毗濕摩。第7篇寫大戰的中間5天,寫第二任統帥,雙方的老師德羅納。第8篇寫大戰的後兩天,寫第三任統師,沒有暴露身份的般度五子的大哥迦爾納。這三位統師之死都是黑天的詭計所致。第9篇寫大戰最後一天和最後一任統帥,寫大戰中失敗的一方的全軍覆沒。第10篇寫勝利的一方也全軍覆沒。第11篇寫婦女出來痛哭親人,仿佛是尾聲。這一部分詩中,抽象的“法”為具體的神所代替;由於“法”中出現瞭分歧,於是以神意來統一。神是矛盾的統一體。

  第12篇和第13篇份量很大,正面解說“法”的各個方面,說教的中心人物由大神黑天換成老族長毗濕摩。以前表現的“法”是大亂中的,而這裡講述的“法”是大治中的。以前說的是政權的爭奪,這裡說的是政權的鞏固。形式上也從敘事變為說理,史詩改成法典。這兩篇仿佛是前面11篇的理論總結。這種理論還一直延伸到“法”的精神方面,即“解脫”,因此法典又發展成為宗教哲學論文。“法”的含義本來也包括這兩個方面。

  從第14篇到第18篇是結束。這裡談瞭大戰的後果,與第11篇相銜接。戰後開始時也同大戰開始時一樣以黑天對阿周那的第二次說教作為序曲。末尾回到全書開頭而結束,而主題仍是王國及社會鬥爭中的亂和治的“法”,從物質一直延伸到精神。這樣,全詩雜亂而仍有條理。在思想內容上,在情調上,都是變化多端而不離其宗。這是由於全部著作是一個長期的有變動而無根本改變的古代印度社會意識形態的產物,而執筆者又是當時的知識分子:歌人與仙人。

  手法 在藝術手法方面,這部大史詩也有突出的成就。首先是它概括一個時代社會面貌的能力;其次是結構方面的組織方法;還有許多人物形象的藝術創造。它所描寫的一些帶典型性的人物都有自己的個性,對後來一直發生影響,他們的事跡為印度人民長期傳誦。此外,它企圖通過藝術形象宣傳某種思想,盡管不很成功,還沒有達到能完全以形象傳達思想的水平,往往隻能利用人物的嘴代替作者講道理,發議論;但這種以宣傳思想為主的開創作品和後來以藝術形式為主的古典文學相比較,正足以表現古代印度文學的兩種傳統。

  這部內容復雜的巨著,在印度歷來不是把它作為俗書,而是作為聖典。對於它,曾經有過種種不同的解說,現代印度和其他國傢的學者也有不同的看法。大體說來,近代研究者有兩種傾向:一是分析性的研究,不少人努力去分別歷史層次,想找出原始的史詩“核心”,或者加以各種解剖;一是綜合性的研究,認為這部書是一個整體,企圖以種種理論說明全書的統一性質。對於全書的意義,國際上至今仍沒有一致的說法,還需要進行大量深入的研究。

  影響 這部作品很早就以各種形式傳到瞭東南亞,同《羅摩衍那》一樣,對當地文學的發展發生瞭重要的影響。中國現在還隻從原本翻譯瞭它的若幹插話;另有從英文轉譯的一個詩體的和一個散文的故事提要;這兩本書都簡略地敘述瞭兩族大戰的梗概,遠沒有表現出作品的全貌。

  

參考書目

 金克木:《梵語文學史》,北京,1980。

 M.溫特尼茨:《印度文學史》,萊比錫,1908。

 蘇克坦卡:《論〈摩訶婆羅多〉的意義》,孟買,19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