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克雷爾

  法國電影導演、作傢。1962年選為法蘭西學院院士。原名雷內·肖麥特。1898年11月11日生於巴黎,1981年卒於巴黎。學生時代開始文藝創作。1920年作為演員登上銀幕。1924年導演第一部影片《沉睡的巴黎》。導演的的第二部影片《幕間節目》(1924)是達達主義的代表作,它完全摒棄瞭敘事的邏輯性;忽而是拳擊手猛擊大歌劇院;忽而是女演員的臉上長出一把黑胡子;前面是肅穆的送葬隊伍,隨後卻是一場瘋狂的追逐。評論界認為,這些內容實際上是抨擊和揶揄瞭資產階級習俗、風尚、文化與禮儀,是戰後青年一代憤世嫉俗精神狀態的體現。克萊爾的影片對無聲電影美學作出瞭貢獻,贏得瞭最佳電影化導演之稱。他在這一時期的重要作品是影片《意大利草帽》(1928)。克萊爾曾經激烈反對過有聲電影,但在1930年後,他還是拍攝出瞭《巴黎屋簷下》(1930)、《百萬法郎》(1931)、《自由屬於我們》(1931)、《七月十四日》(1933)等重要作品,以自己的實踐豐富瞭有聲電影的表現手段。1936年至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期間是他創作上的黯淡時期。他在創作後期拍攝的系列影片《沉默的黃金》(1947)、《魔鬼的美》(1950)、《夜來香》(1952)、《大演習》(1955)、《百合門》(1957)等也沒有直接觸及法國的現實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