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燮

  清代文學傢、書畫傢。字克柔。號板橋,興化(今屬江蘇)人。康熙年間秀才、雍正年間舉人、乾隆元年(1736)進士。曾任山東范縣知縣,又調知濰縣。為官同情平民,抑制富豪,初到濰縣,遇大饑荒,即開倉賑貸;乾隆十八年,因請賑觸忤大吏而而辭官。去官之日,百姓遮道挽留,並立生祠。

  鄭燮有多方面的文學、藝術才能,擅畫竹、蘭、石。又工書法,用隸體參入行楷。他的詩、書、畫,人稱為“三絕”。生平狂放不羈,多憤世嫉俗的言論與行動,被稱為“揚州八怪”之一。終老揚州。鄭燮所作詩,如《濰縣署中畫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悍吏》、《私刑惡》、《逃荒行》、《還傢行》、《孤兒行》、《姑惡》等篇反映社會黑暗,同情人民疾苦,富有現實意義。《悍吏》、《私刑惡》、《逃荒行》、《姑惡》尤其寫得深刻生動,令人觸目驚心。《悍吏》中寫道:“豺狼到處無虛過,不斷人喉抉人目。”《私刑惡》寫道:“一絲一粒盡搜索,但憑皮骨當嚴威。”其他如《揚州》、《紹興》、《燕京雜詩》(其一)、《自遣》、《遊焦山》、《野老》等,也能自抒所見。表現真率性情,大量題畫詩都有寄托。他詩歌的特點是,不傍古人,多用白描,明白流暢,通俗易懂。

  鄭燮的詞多寫景狀物以及酬贈之作,也有一些佳篇,如〔滿江紅〕《田傢四時苦樂歌》、〔瑞鶴仙〕《漁傢》、〔瑞鶴仙〕《田傢》等,多寫及百姓疾苦,語言風格接近於他的詩。其散文風格,真率自然,富有風趣,《傢書》傳誦尤廣。

墨竹圖軸 鄭燮作

  著作以中華書局1962年版《鄭板橋集》搜集最為完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