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大利文Sonetto,英文、法文Sonnet的音譯,又名十四行詩。歐洲一種格律嚴謹的抒情詩體。其起源說法不一,最初流行於文藝復興時期的義大利,後傳入法國,於16世紀時又自法、意傳入英國。依據分節與韻腳不同,商籟體又分為意體和英體兩種。意體十四行詩,又稱彼特拉克體,由兩節四行詩兩節三行詩組成,押韻前兩節一般是abba、abba,後兩節六行或兩韻變化,或三韻變化;英體即莎士比亞體十四行詩,又稱伊莉莎白體,由三節四行詩和兩行對句組成,押韻方式一般為abab、ccdcd、efef、gg,“五四”以後這種詩體即被介紹到中國。聞一多、孫大雨等人較早嘗試這種詩體的創作。聞一多在《談商籟體》一文中說:“這體裁是不容易做”,“一首理想的商籟體,應該是個三百六十度的圓形;最忌的是一條直線”。還在1925年,孫大雨就在《晨報副刊》發表十四行體詩作,到新月派《詩刊》時期,作品日臻成熟。陳夢傢說孫大雨的幾首新詩“給我們對於試寫商籟體增加瞭成功的指望”(《〈新月詩選〉序言》)。朱湘1927年1月在自辦的《新文》雜志上發表瞭第一首十四行詩,以後進行瞭大量的嘗試。後來收在《石門集》(1934)裡的71首意體和英體十四行詩,被認為是這一詩集中“最有價值的一部分”,是“新詩壇上一個巨大的收獲”(柳無忌《朱湘的十四行詩》)。曹葆華的詩集《寄詩魂》和《落日頌》中,也收入多首十四行詩。40年代初,馮至集中寫瞭27首十四行詩,有《十四行集》(1942)出版。作者認為這一詩體“正宜於表現我要表現的事物;它不曾限制瞭我活動的思想,而是把我的思想接過來,給一個適當的安排”(《十四行集·序》1948)。將十四行詩移植到新詩創作中來,是豐富新詩體式的一種藝術嘗試,但由於這種西洋詩體層次轉合、用韻變換都要求較嚴,一些詩人所寫的作品便不能不囿於形式限制而顯出結構、語言不夠自然的弊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