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蒙古族詩人。又名杜嘎爾蘇榮。錫林郭勒盟東烏珠穆沁旗人,其傢以放牧為生。7歲在村塾學習蒙文。17歲時,在旗衙門當文書,21歲任蘇木章京、旗劄蘭、旗梅林等職,37歲任管旗章京。回傢省親時,常與牧民交友,飲酒遊樂。由於他對當時政治的腐敗有所瞭解,常常借酒洩憤。在任管旗章京的第二年,因觸犯瞭該旗協理臺吉旺沁而獲罪受刑,旋被撤職,返鄉從事勞動生產。

  後來統治者為瞭籠絡人心,又令他掌管文書,並授予他一個有職無權的閒散章京的空銜。。1924年嘎莫拉憤而辭職還鄉。

  嘎莫拉的詩作現存17首,如《故鄉頌》、《祭旗》、《頌軍》、《在兵荒馬亂的日子裡》、《醉漢》、《藝人》、《醜態畢露》、《渡過漫長的夏日》、《節日的摔跤手》、《時代》等等,均以手抄本的形式在錫林郭勒草原上流傳。他以樸素的筆調,贊美瞭故鄉美麗的風光,描繪瞭富有民族特色的傳統風習。對社會上的醜惡現象和危害人民的匪禍無情地予以揭露。他的戰鬥呼號,充分反映瞭人民的願望,在群眾中影響較大。他的詩形象生動,節奏輕快,在音韻的運用上頗見功力。他悉心探求蒙文詩首腳韻並押的形式,取得瞭引人註目的成功。他的創作對研究蒙文詩韻很有參考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