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文樑

  中國現代油畫傢、美術教育傢。字棟臣、乳名二官。1893年7月20日生於江蘇省蘇州市,1988年5月1日卒於上海市。父顏亢,善畫,學任頤,工人物、花鳥;母張氏亦能畫。受其薰陶,顏文樑自幼隨父學畫。1911年,入商務印書館畫畫圖室,學習西畫。翌年,自制油畫顏料,臨摹油畫印刷品。1916年後,兼任吳江中學、省立太倉第四中學圖畫教員。1919年1月與楊左陶一道發起蘇州美術賽畫會,征集全國中西畫傢作品陳列,賽畫會活動前後持續20年;同年作色粉畫《畫室》。翌年,作色粉畫《廚房》,該畫描寫中國江浙一帶舊式廚房全景,屋宇門窗透視準確,灶具、水缸及碗櫥等均精細畫出。《廚房》標志他寫實主義畫風的確立,曾於1929年獲法國春季沙龍榮譽獎。1921年作色粉畫《肉店》。翌年,與胡粹中、朱士傑創辦蘇州美術專科學校。1928年由徐悲鴻幫助,赴法國留學,入巴黎高等美術學校E.羅朗斯畫室學習,同時每天下午去盧佛爾宮臨畫。留學期間,還赴比利時、英國、德國、意大利等國作短期參觀,研習藝術。在歐洲,他畫瞭許多風景畫,如《巴黎聖母院》、《巴黎鐵塔》、《英國議院》、《羅馬古跡》、《佛羅倫薩》、《威尼斯運河》、《威尼斯水巷》等均為佳作。這些作品顯示瞭他受西方新古典主義油畫的影響和學習印象主義繪畫註重外光描繪的收獲。1932年回國,仍主持蘇州美術專科學校的教學工作。教學之餘,曾遊普陀,作《潮音洞》、《普陀街市》(見彩圖)、《遠眺佛頂山》等。抗日戰爭中,隨蘇州美術專科學校多次遷徙,後被迫解散,本人蟄居上海。1945年,日本投降,蘇州美術專科學校復校,仍任校長。1953年,該校與上海美術專科學校、山東大學藝術系合並為華東藝術專科學校,顏文樑去杭州,任中央美術學院華東分院副院長。50年代作《浦江夜航》、《深夜的市郊》(即《不睡的市郊》)。60年代前半期為其油畫創作盛期,代表作有《頤和園》、《寒山夜落陰沉沉》、《西郊公園初春》、《長風公園之冬》、《傍晚燈光雪景》、《雪霽》等,多表現大自然的微妙變化和靜謐幽雅之美,顯示瞭畫傢對自然景色的敏感和藝術手法的嫻熟。而作於1965年的《百果豐收》,則精確地描繪瞭西爪、葡萄、梨、香蕉、荔枝等水果的形、色等質感,是一幅體現畫傢高度寫實技巧的力作。“文化大革命”期間,身陷囹圄,曾被迫停筆。1973年作《毛傢塘》、《雁來紅》,用筆靈活、自然,色彩活潑、明亮。70年代末作《春光好》、《夕照明》、《戴月歸》、《朝氣新》等,畫風為之一變。

《普陀街市》(中國現代) 顏文樑

《廚房》

  顏文樑著有《美術用透視學》、《色彩瑣談》。出版畫冊有《顏文樑畫集》、《油畫小輯》、《歐遊小品》、《蘇州風景》等。曾任浙江美術學院顧問、中國美術傢協會顧問、美協上海分會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