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佛教石窟。位於河北省邯鄲市峰峰礦區鼓山。包括南響堂、北響堂及小響堂(水浴寺)3處。南響堂位於滏陽河左岸,隔河與彭城鎮相望,現存有7窟;北響堂位於和村東南,與南響堂相距約15公裡,現存8窟,山下有常樂寺遺址;小響堂在北響堂以東薛村東山上,現存2窟。總計造像約4000餘身。

  據金正隆四年(1159)《常樂寺重修三世佛殿記碑》載,石窟始鑿於北齊文宣帝高洋(550~559在位)時,當時這裏是自鄴都至晉陽的必經之地,曾建有行行宮。高洋“於此山腹見數百聖僧行道,遂開三石室,刻諸尊像”。現存北齊紀年題記,有北響堂的武平三年(572)唐邕寫經記和小響堂的武平四年造像及刻《法華經》等殘記。嗣後隋、唐乃至宋、明,都曾有小規模的增鑿,但主要窟像均為北齊時雕造,為研究北齊的佛教藝術和佛教史,提供瞭珍貴的資料。響堂山石窟在20世紀初遭到嚴重破壞,佛像頭部大都被盜鑿失去,不少雕刻精品散失在日本和歐美各國。

  響堂山北齊石窟多為方形平面,平頂,分為中心塔柱式和三壁開龕2式。多在窟前雕建成帶有簷柱的前廊,並刻出仿磚木結構的簷瓦、椽、枋、鬥拱,在簷柱之間有的鑿有內雕天王、力士等像的大龕。在前廊上部崖面上,又浮雕出覆缽式塔頂,並有忍冬及火焰寶珠等組成的塔剎,形成獨具特色的塔形窟,這是其他石窟少見的形制。但由於後代的破壞和附砌其他建築,南響堂的塔形窟如第1、2、5、7等窟的塔頂部分均已無存,前廊和簷柱等也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壞。但北響堂的塔形窟保存尚好,特別是第4窟(習稱中洞)的簷柱和其上的覆缽頂部分較完好,可以看清原來的面貌。簷柱的中間2柱,用蹲坐的石獅子為柱,勁健有力,柱體作八角形,向上有收分,中用仰覆蓮束腰,雕刻精美。在洞門外兩側雕2身菩薩立像,兩側龕柱間各開1龕,內雕著甲胄的天王立像,雖已殘損,但雄姿猶存。塔形窟中以北響堂第7窟(習稱北洞)規模最大,窟方形,每邊各長約12米,窟高11.6米,雕刻也最為精美。可惜前廊已殘毀,覆缽頂也僅留遺痕,但窟內雕刻較完整,窟內中央是邊長近6米的巨大中心柱,前面和左右兩側開龕造像,後面鑿出過洞,以供繞行禮拜。各龕均作天幕狀,幕頂雕飾山華蕉葉,造像為一佛二菩薩,前龕造像高達3.5米,是響堂山石窟中最大的造像,但已殘損。下部寶床側雕火焰紋蓮瓣狀拱小龕。龕內雕執樹、抱魚等身著甲胄裝的神王。在龕頂以上,還開有一排小龕,內雕佛像。左右兩壁及後壁過洞兩側,排列著塔狀小龕,龕柱多角形,有仰覆蓮束腰,與窟外龕柱形制相仿,其下以跪狀怪獸承仰蓮為礎。怪獸造型誇張,毛羽翹昂,肌肉凸出,鉤爪有力,是威猛和力量的象征。龕柱頂雕火焰寶珠,柱身棱面上精雕纏枝忍冬圖案。龕頂浮雕覆缽形塔頂,頂心承由仰蓮、相輪、忍冬和火焰寶珠組成的塔剎。每一小龕就是一座裝飾華麗的佛塔,也是這座大塔形石窟的一個縮影。可惜龕內造像均在1912年被盜鑿一空,現存者是1922年補入的現代作品。該窟前壁開有3個采光的明窗,左右兩側各有1龕,在龕與窟門間的兩側壁面上原有淺浮雕的禮佛行列,上施彩繪,從現存少數人物遺痕來看,當時的畫面是頗為宏偉的。綜觀全窟,總體佈局計劃周密,前壁的禮佛行列與兩側及後壁排列的華麗塔狀龕,鋪陳出極為富麗、熱烈的氣氛,表現瞭北齊皇室的奢華和權勢。明窗的光線正投射在中央的主尊上,穩重莊嚴的造型與周圍的熱烈氣氛呈現強烈對比,使人觀後肅然起敬,收到瞭宣揚宗教的效果。

北響堂山菩薩(北齊)

  三面開龕的可以南響堂第7窟為代表,該窟也是塔形窟,但因後代改建,僅存簷柱、鬥拱和屋簷雕刻。兩側龕柱間開有立龕,內雕力士像。窟內三壁開龕,均為天幕狀,平頂上飾山華蕉葉,兩側刻垂幔束於龕柱上,下為寶床,雕出壼門,居中為寶爐,龕內雕一佛二弟子二菩薩。藻井刻有飛天伎樂及寶珠等圖案,頗為精美。去掉中心柱而三面開龕,使窟內顯得更為開朗,增加瞭供養者活動的空間。

  響堂山的北齊造像雖多殘毀,特別是大像的頭部多已缺失,但仍能看出此時期的雕塑造型風格已由北魏晚期的過分瘦削轉向圓潤寬肥。浮雕裝飾圖案中的蓮瓣和忍冬的瓣形也趨於寬肥,特別是寶裝蓮瓣,寶裝凸出,瓣寬而肥卷,也顯示瞭同樣的時代風格。

  此外,北響堂第3窟(習稱南洞)保存瞭武平三年晉昌郡開國公唐邕寫經碑及由他主持刻成的大量佛經,均為隸書,字徑寸或半寸,書法精湛,為研究書法藝術提供瞭珍貴的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