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早的清真寺之一。位於福建省泉州市內。相傳回曆400年,即北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建,元至大二年(1309)重修,今僅保留大門、主殿奉天壇遺址及明善堂、認主歸一堂等建築。寺坐落在東西向街道的北側,東面是南向寺門;西面即主殿,東向;西北角為明善堂;北面的認主歸一堂也是坐西朝東。

  現存大門及主殿遺址全部石造,主殿屋頂雖早已毀圮,看不出全貌,但從其佈局及遺存的細部做法看,是採用中亞的建築式樣。大門高20米,寬4.5米,,用青、白花崗石砌成,入口凹進,分外中內三重,皆用圓型穹頂尖拱門,巍峨壯觀。大門頂部為平臺,有臺階登升,作喚醒樓用。平臺三面圍築回字形垛口,有如城堞。主殿奉天壇平面為橫長方形,四周石墻,東墻辟1尖拱形正門,南墻開8個長方形大窗,北墻開1門,西墻中部向外凸出,為講經壇,壇正面為1尖拱形大壁龕,左右各辟1門。講經壇前面,即大殿的西墻上共有6個小壁龕和4座長方形門。南墻外壁窗上及室內大小壁龕上,均有古阿拉伯文字的石刻經句。

清凈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