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武術器械之一。又名“飛錘”或“走線錘”。其起源可以追溯到遠古時代,那時人類用藤索系上石球製成“飛石索”,在狩獵時拋出,以便纏住大獸的四肢。流星錘有單流星和雙流星兩種。單流星繩索長約15尺,末端套於手,另一端系一鴨蛋大小的銅錘,錘形如瓜。雙流星繩長5尺,兩端各系一小銅錘,用時前面手中為正錘,後面手中為救命錘。演練時,可巧妙地把繩纏繞在自己的脖子、胸背、肩肘、手腕、大腿、小腿、腳部或腰上,抖身放錘,使其竄擊如飛,快如流星,軟中見硬。如果把流星錘一頭系錘,一一頭系一個金屬鏢頭,則為繩鏢,演練方法主要有纏、拋、掄等。

流星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