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名賀文常,又名賀雲卿,湖南省桑植縣洪傢關人,出生在一個貧苦農民傢裏。1927年,參加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八一”南昌起義,任總指揮,成為中國工農紅軍的創始人之一。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後來他領導創建湘鄂川黔根據地,率領紅二方面軍參加加二萬五千裡長征;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中,轉戰南北,為建立新中國,立下瞭巨大功勛。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歷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共中央軍委副主席、國務院副總理等重要職務,並兼任國傢體育運動委員會主任,是中國社會主義體育事業的開拓者。

  早在艱苦的革命戰爭年代,賀龍就重視和倡導體育運動,用以鍛煉戰士的堅強體魄,培養革命樂觀主義精神。在他領導的八路軍120師中組織瞭“戰鬥”籃球隊,曾兩次到延安參加比賽,對活躍部隊生活,推動部隊體育活動的開展,起瞭積極作用。

  1952年11月15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第19次會議通過成立中央人民政府體育運動委員會,任命賀龍為主任。賀龍主管體育工作後,提倡開展群眾體育活動,熱情支持建立群眾體育團體和組織。他給當時青年團中央、全國總工會的負責人寫信,找教育部領導人商量,協同配合,抓好各方面的體育工作。他提倡在民兵和青年中開展國防體育活動。他十分重視在普及的基礎上提高運動技術水平,號召廣大運動員為革命打球,要有爭取勝利、破世界紀錄的氣魄,趕上和超過世界水平,為祖國爭光。他反對驕嬌二氣,提倡勤學苦練,強調學習外國先進技術要結合自己的實際,不斷總結經驗,大膽創新,走自己的道路。他關心運動員的政治思想、訓練、學習、生活,要求他們做到又紅又專。他重視抓典型,國傢體委重點培養瞭中國乒乓球隊和中國登山隊兩個先進集體,有力地推動瞭運動隊伍的建設。

  在國際體育活動中,他堅持發展同各國人民與運動員之間的友誼合作,同國際上搞“兩個中國”的陰謀作堅決鬥爭。1963年10月他應印度尼西亞總統蘇加諾之邀,赴雅加達出席第1屆新興力量運動會。

  他重視體育幹部的訓練和人才的培養。國傢體委先後創建瞭北京、上海、武漢、西安、成都、沈陽等體育學院,培養瞭大批各種類型的體育人才。他強調要利用報刊、廣播、電影等多種形式,加強體育宣傳,推動體育工作,還對如何辦好《體育報》,提出瞭許多好的建議和意見。他關心體育場館的建設,親自過問北京幾個大型體育場館的修建工作。賀龍為發展中國的體育運動艱辛創業,奮戰不息。在他的領導下,中國的體育工作成績很大,群眾體育活動廣泛深入,有效地增進瞭人民健康,運動技術水平也飛速提高。在“文化大革命”中,賀龍遭受林彪、“四人幫”的殘酷迫害,於1969年6月9日含冤去世,終年73歲。中國共產黨中央已為他平反昭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