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省級兒童圖書館。前身是1940年由應永玉等倡議,中華慈幼協會上海辦事處等團體募捐籌辦的上海兒童圖書館。1952年10月由上海市人民政府接管後改名上海市立兒童圖書館。1958年遷址並改名為上海市少年兒童圖書館。此後曾一度下放到區,後又併入上海圖書館。1980年6月改為現名,1987年1月恢復獨立建制。該館藏書以少年兒童讀物為主,截至1990年底,累計藏書86.48萬冊(包括連環畫18.7萬冊,幼兒讀物7.9萬冊),是中國藏書最豐富的少年兒童圖書館。該館設設有采編部、外借部、閱覽部、輔導部、研究室和低幼(兒)活動中心,有工作人員34人。館舍面積1592平方米,設有小學生閱覽室及外借處、中學生閱覽室及外借處、輔導室和禮堂,低幼活動中心內設有視聽室、計算機室。1990年全年到館閱覽7.4萬人次,流通圖書52.1萬冊次。該館自1978年以來,根據少年兒童的特點和興趣,開展多種形式的讀者服務活動,如舉行報告會、故事會、講座、“紅領巾讀書讀報獎章活動”等。除在館內開展閱覽、外借外,還定期向工讀學校、少年犯管教所、聾啞學校等特殊讀者送書上門並進行閱讀指導。此外,還舉辦對少年兒童傢長的講座,輔導傢長正確指導子女閱讀。該館自恢復獨立建制後,擔負著上海市各區、縣少年兒童圖書館業務指導工作,經常與全國各地少年兒童圖書館工作者進行交流。與蘇聯、美國、日本等國少年兒童圖書館有圖書交換關系。

上海少年兒童圖書館外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