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W.萊佈尼茨

  德國哲學傢、數學傢、圖書館學傢。1646年7月1日生於萊比錫。15歲即進入萊比錫大學,1667年獲阿爾特多夫大學法學博士學位。曾任外交官、宮廷顧問、科學院院長等職務。其間曾三次從事圖書館工作。第一次從1667年年到1672年,在紐倫堡的波因貝格私人圖書館工作,曾為之編制一部包括9840條款目的書目。第二次是1673年,在不倫瑞克任約翰·弗裡德裡希公爵王室圖書館館長和編史官,曾為補充該館藏書到德國的主要城市和奧地利、意大利等國的圖書館尋訪,並結識瞭當時歐洲著名圖書館學傢G.諾德等人。第三次從1690年到1716年11月14日逝世一直擔任沃爾芬比特王室圖書館館長,達26年之久。他曾為該館建成德國第一座巴洛克式館舍,編出一部大型字順著者目錄。

  萊佈尼茨沒有發表過圖書館學專著,但在他的書信、建議書和回憶錄中,可以看到許多卓越的圖書館學思想。他認為圖書館是人類的"百科全書"、"人類靈魂的寶庫",衡量一個圖書館的工作,不是看它藏書的數量、善本的裝幀,而是要看它所藏的書是否精,是否新,是否均衡。他第一次比較全面、比較明確地指出近代學術參考圖書館的重要性和發展方向。他主張大型圖書館和博物館要為科學傢提供學術交流的條件。他還建議在各國科學院設置的圖書館基礎上,建立聯系全世界的圖書館網。萊佈尼茨重視圖書編目工作,認為圖書館目錄應具備很高的檢索功能。他重視分類目錄,曾編制過兩種分類法,一種分為12大類,一種分為10大類。他也註意到主題目錄、書名目錄、著者目錄的作用,提出可以為圖書館編制這三種字順目錄。他還曾設想要為科學傢編制一個大型的文獻檢索工具──把大量的文獻資料用細致的分類語言標引,組成"世界百科知識體系"。他的這種想法和中國古代的類書編纂方法有些相近。

  正如他在哲學、數學、自然科學等領域內取得的成就一樣,他的圖書館學理論和實踐也對近代圖書館的發展產生瞭深遠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