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典文獻學、目錄學專著。清章學誠撰。成書於乾隆四十四年(1779),共4卷。1788年校正更訂。1832年與《文史通義》合刊。通行本為嘉業堂刊刻《章氏遺書》。1956年據此出版單行本,包括內篇3卷,外篇1卷。外篇為章氏部分序、書後、敘例等,是由王宗炎增補的。

  章學誠撰該書意在"宗劉"(繼承劉向、劉歆)的校讎事業)、"補鄭"(彌補鄭樵的不足)和"正俗"(糾正時弊),指出校讎之義,是為瞭"辨章學術、考鏡源流",推闡大義,,條別學術異同,使人由委溯源。他十分重視大序、小序和提要,認為這些可以討論群書之旨,辨明流別。

  章學誠主張文獻分類應隨文獻增長變化和學術演變而加以改變,認為中國古代文獻分類從"七略"發展成"四部"是勢所必然。他主張編制目錄時不僅要對文獻分門別類地加以編排,而且還要全面敘述著述源流。文獻分類需要有專深的學問,才能辨別學術源流。他運用道器說研究分類原則,認為目錄應能使求書者"即器而明道"。

清咸豐元年南海伍崇曜粵雅堂叢書本

  在文獻著錄方面,他大力提倡采用"互著"、"別裁" 的方法。互著即一書可分入兩類者,采用參照法;別裁即對一書中的重要篇章進行分析著錄。著錄時對於同書異名者,要詳加考核,註明原由。

  章學誠在該書中還介紹瞭索引的方法和功用。他主張在校讎之前,要先將各種文獻中的人名、地名、官階、書名等,"仿《佩文韻府》之例,悉編為韻",詳註出處,在文獻分類時可按韻檢索查考。

  章學誠還主張廣泛經常地搜集古今圖書,編成目錄,需用書時可"按籍而稽"。他還主張開展輯佚工作。

  《校讎通義》全面繼承和發展瞭劉向、劉歆、鄭樵的目錄學思想,用"辨章學術、考鏡源流"概括瞭中國古典目錄學的精華和優良傳統。是古典目錄學理論的集大成之作,在中國目錄學史上占有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