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廣大青年的綜合性出版社,社址在北京。1950年1月,團中央成立青年出版社。1953年4月,青年出版社與開明書店(1925年成立)合併,改稱中國青年出版社。根據各類青年的不同需要,出版哲學社會科學、青年工作、思想修養、文學藝術、人物傳記、革命回憶錄和自然科學等方面的讀物。1949~1987年,出書3253種,發行5.61億冊。其中,品質較高、影響較大、受到好評的通俗政治理論讀物有《通俗哲學》、《毛澤東思想原理講話》、《中國共產黨歷史講話》、《哲學小百科》》等;人物傳記有《大海──記朱德同志》、《徐悲鴻一生》、《王若飛在獄中》、《中華傑出人物傳》等;革命傳統教育讀物有《紅旗飄飄》叢刊、《革命烈士詩抄》、《革命烈士書信》等;青年思想修養讀物有《青年修養十二講》、《人的一生應當怎樣度過》、《生活這樣告訴我》等;文藝作品有《紅日》、《紅旗譜》、《紅巖》、《創業史》、《李自成》、《中國書畫鑒賞辭典》等;自然科學讀物有《簡明科學技術史話》、《天體是怎樣演化的》、《愛因斯坦》、《夢魘》、伊林著作(10本)等。從1979年開始出版瞭一套大型綜合性叢書《青年文庫》,到1986年底,已出版瞭100 種。同時,還和人民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聯合出版《祖國叢書》。1981~1987年,在全國性的各類讀物評獎活動中,有42種圖書獲獎。至1989年,圖書發行300萬冊以上的有28種;發行100~300萬冊的有89種; 發行50~100萬冊的有160種。該社註意發現和扶植年輕的、未成名的作者。《紅巖》、《人的一生應當怎樣度過》、《哲學漫談》、《簡明科學技術史話》等,就是在出版社的熱情幫助下,經過編輯同作者一起討論、反復修改後問世的。出版的期刊有:《青年文摘》、《青年文學》、《追求》、《中華兒女》、《小說》、《輔導員》等。還有1所近1000名職工和現代化設備的印刷廠,年生產能力達40萬令紙。

中國青年出版社和中國少年兒童出版社所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