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附於作品或書籍的一種文章,亦作“敘”、“緒”、“序言”、“弁言”、“引”等,今多稱為“前言”。序的文字,主要是說明作品書籍的創作意圖、編寫體例,或者介紹作者的經歷、創作的情況,以及資料的來源、版本的情況,也可包括對作傢作品的評論,或者對其中有關問題的研究和闡發。序文可以包括以上各項內容,但並非每篇序文必須包括以上各項內容。序文是著作的判詞,又是讀者的嚮導,可以幫助讀者瞭解著作的情況和價值。中國古籍最早的序文,一般認為是漢代人為《詩經》所作的《毛詩序》以及及為《詩經》中每篇作品所作的《小序》。序文可以列在作品或書籍的前面,如《詩經》每篇作品的“小序”即列在篇首,杜預《春秋左傳序》也列於書前; 也可以列在書籍之後,司馬遷《太史公自序》即列在《史記》篇末,揚雄《揚子法言》的序文也列於書後。列於書後的序文稱“後序”,亦稱“書後”,有的稱為“跋文”,一般稱為“後記”。序文分為他序和自序兩種。他序是由他人撰寫的序文,撰序者可以是作者同時人,也可以是其後的人;自序則是作者自己撰寫的序文。外文譯稿,又有譯序。譯序同樣有他序和自序。

  除瞭依附於作品或書籍的序文外,還有單獨成章的序文,成瞭獨立的文體。序作為文體,在中國文學史上,有序傳、贈序和壽序三種。序傳體,是從介紹作者自身經歷的“自序”生發出來的一種文體,司馬遷《太史公自序》即帶有序傳體性質;後來成為傳記的文體,如三國時即有《馬鈞序》。贈序是為與友人宴集或送行,用以表達情意的一種文體,如李白《春夜宴從弟桃花園序》、韓愈《送董邵南序》,便是這類序文。壽序是為人祝壽的文辭,自成一體,如歸有光《周弦齋壽序》。作為獨立文體的序如今已不流行,今稱“序”者多指作為圖書附件,依附於作品或書籍的序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