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官方國際廣播電臺,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國際廣播電臺之一。隸屬美國新聞署。1942年創立,總部設在華盛頓。當時主要廣播物件是敵對國傢和被佔領地區。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重點對象改為蘇聯、東歐和中國等社會主義國傢。50~60年代,因從事反共、好戰等煽動性宣傳,影響大減。為改變上述情況,1976年7月美國國會通過94-350公法,規定美國之音作為新聞來源,要成為“可靠的和權威的”;要“平衡的”和“全面的”代表整個美國,而不是代表其任何一部分;要“清楚地有效地闡明美國的的政策”,使它更加註意潛移默化的作用。作為美國官方的宣傳工具,美國之音始終是美國對外政策和資本主義制度的代言人,往往無視國際關系準則,進行幹涉其他主權國傢內政的蠱惑人心的宣傳活動。1989年,在中國北京發生學潮、動亂和反革命暴亂期間,美國之音大肆傳播謠言,制造混亂,公然支持反革命組織和暴亂分子,就是明顯的例證。

  1988年美國之音使用43種語言,每周廣播約1200小時(包括對古巴廣播的馬蒂廣播電臺和“美國之音──歐洲”廣播電臺)。所用語言中,俄語和蘇聯其他民族語言9種,東歐社會主義各國語言9種,亞洲各國民族語言15種(包括阿拉伯語)。英語廣播時間最多,除對各地區的英語廣播外,另有24小時連續廣播的英語節目1套。其次是俄語,每天16小時。漢語普通話每天9小時。遇有重大國際事件發生時,臨時增加廣播語種、時間或廣播頻率。發射臺共19座,發射機113部,總發射功率2.6萬千瓦。單機最大功率,中波為1000千瓦,短波為500千瓦。在國外有15座發射臺,分別設在英國、聯邦德國、希臘、利比裡亞、摩洛哥、博茨瓦納、斯裡蘭卡、泰國、菲律賓、安提瓜、哥斯達黎加、伯利茲。有工作人員2836人。1988年度預算1.69億美元,設備現代化撥款1.46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