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上通用的期刊和不定期連續出版物編號。在此之前,美國全國標準協會(ANSI)的Z39委員會(專管圖書館、文獻工作和出版問題的委員會 )訂瞭“標準連續出版物編號”(SSN)。國際標準化組織的第46技術委員會註意及此,在1971年5月裡斯本全體會上批準瞭以SSN為基礎的ISSN,並分瞭一組給美國鮑克出版公司在所編《烏裏希國際期刊指南》和《烏裏希國際不定期連續出版物及年鑒指南》中試用,後來就一直編瞭下來。

  編號辦法:在ISSSN字樣後,有8位數字,分前後兩段,各4位數,中間加一字線“-”。後段的末一位為檢驗數,有效數共7位,可編1000萬種。開始時按當時所掌握的期刊和其他連續出版物的字順編號,以後又年年按字順接下去補編(主要是新刊),連編10餘年後,早就沒有統一的字順次序,而僅是個大流水登記號,不能反映國別、類別。為瞭補救,在ISSN前加國傢代號,如美國US,英國UK,法國FR等。總的講,其用途遠不如“國際標準書號”。

  檢驗法,從第1位數起,分別乘以8、7、6、5、4、3、2、1。8個積之和應為11之倍數。

  檢驗數之求法,前7個數分別乘以8、7、6、5、4、3、2。各積之和被除於11,除盡者檢驗數為0,有餘數時,11-餘數=檢驗數。檢驗數為10時,用羅馬數X代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