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大規模官刻儒傢經籍的創始人。字可道,自號“長樂老”。五代時瀛州景城(今河北交河東北)人。後唐、後晉時任宰相。契丹滅後晉,附契丹任太傅。後漢時任太師。後周時任太師、中書令。曾著《長樂老自敘》。後唐長興三年(932),馮道為印行經籍標準文本,經奏準由尚書屯田員外郎田敏等人任詳勘官,李鶚、郭嵠、朱延熙等書寫,依唐刻《開成石經》,並和經註合刊,開雕“九經”:《易》、《書》、《詩》、《春秋左氏傳》、《春秋公羊傳》、《春秋縠梁傳》、《周禮》、《儀禮》和《禮記》,以以端楷書寫,能匠刊刻。至後周廣順三年(953)五月雕印完成,歷時22年。同時刻成的有唐代張參撰《五經文字》、玄度撰《九經字樣》等書。因刻書事業由國子監主持,故史稱“五代監本九經”,創官刻書籍之始。當時流傳甚廣,影響深遠。對此,元王禎評為“因是天下書籍遂廣”(見《農書·造活字印書法》)。印本失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