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報紙、雜誌、書籍、電影、廣播、電視等傳播工具向相對眾多的人傳遞資訊的過程。

  大眾傳播一詞最早出現於20世紀30年代的美國。西方認為,1450年德國J.谷登堡發明的金屬活字印刷,將人類帶進瞭大眾傳播的時代。此後的400年中,印刷媒介是大眾傳播的唯一管道。20世紀以來,隨著廣播、電視等電子媒介的誕生和發展,以及資訊的大量化、多樣化,大眾傳播已成為普遍的社會現象。大眾傳播推動瞭社會環境和文化環境的演變,人們的生活越來越離不不開大眾傳播。

  大眾傳播有傳者、信息、大眾傳播工具和受眾4個要素。它與其他傳播現象的根本區別在於:在傳者與大量的受傳者之間插入瞭一種或多種聯系兩者的傳播工具。因此,大眾傳播也被稱為通過傳播工具的傳播。

  大眾傳播有以下特點:

  ①具有組織性。它的傳者通常是一個龐雜的機構,內部有精細的分工。如以報紙傳遞信息的報社,即由采訪、編輯、評論、廣告、經理等許多部門組成。

  ②在傳播內容上具有公開性和易逝性。大眾傳播與密碼、旗語、信鴿、書信等傳播現象不同,它不帶有保密的性質。這就決定瞭各種社會制度下的政府部門,往往以不同的方式或在不同的程度上,對傳播內容加以審查和控制。報紙刊登的消息,廣播、電視播送的節目,通常隻具有一次性閱讀、視聽的價值,除非受傳者為瞭某種用途,以剪報、錄音、錄相等方式將信息貯存起來。這就迫使傳者必須註重信息傳遞的時效。

  ③具有很強的選擇性。一是傳播工具對受眾有一定的選擇;二是受眾對傳播工具有一定的選擇,年齡、性別、職業、文化素養、個人興趣等可以使受眾分為不同的讀者層、聽眾層或觀眾層而偏愛某種傳播工具;三是受眾對傳播的內容可以任意選擇;四是受眾對參與大眾傳播的時間可以自由選擇。受眾的選擇性表明,大眾傳播並不意味著對每個人的傳播。

  ④受眾具有不知名和參差不一的特點。傳者可能瞭解受眾總體的某些情況,但對具體的受傳者往往是不熟悉的。

  ⑤在信息流通上具有單向性。受眾無法當面提問、要求解釋,整個傳播過程缺乏及時而廣泛的反饋。

  ⑥具有快速性。不斷吸收最新科學技術,提高傳播信息的速度,是大眾傳播的一個發展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