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現代古籍收藏傢和文物鑒藏傢。原名暹,字叔弢,以字行。1891年出生於安徽省至德縣,1984年2月14日逝世於天津。曾任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副主席、天津市副市長等職。

  少時由於傢庭薰陶,酷愛書籍。16歲起開始購求古籍,研究版本。因收得清宮舊藏宋本《寒山子詩集》,遂以“寒在堂”名齋。藏書標準嚴格,要求入藏書籍版刻、紙張印刷、題跋、收藏印及書本裝潢俱佳,因此其藏書享有盛名,與李盛鐸的木犀軒、傅增湘的雙鑑樓齊名。<

  他對流於國外的古籍曾多方努力,以高價買回,如流至日本的宋本《東觀餘論》、《山谷詩註》等。他的藏書多有珍品,如宋婺州本《周禮鄭氏註》、建安餘仁仲本《禮記》、《三禮圖》等。編有《自莊嚴勘善本書目》,並影印出版瞭宋書棚本《魚玄機詩集》、木版覆宋本《寒山子詩集》等,對於保護中國古代文化遺產起瞭重大作用。

  他精於文物鑒藏,對於名人書畫、古代璽印、敦煌經卷等古代文物多所收藏,其中頗多精品,如敦煌卷子唐《曲子詞》1卷,價值極高。所藏書畫中如明宋克《急就章》卷卷、明項聖謨《且聽寒響》卷、錢貢《城南稚集》卷、宋人《盥手觀花圖》等均極珍貴。他數十年來極力收集,並對收藏文物有深刻研究,考證精核,為國內著名收藏傢之一。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以後,他多次將所藏文物古籍捐獻國傢。1952年,將宋、元、明刊本及一些名抄本、精校本共800餘部捐贈北京圖書館。1954年,又將一部分叢書及清代刻本精印書捐贈天津人民圖書館和南開大學圖書館。1952、1955、1961年曾3次將所藏書畫珍品捐贈天津文化局,1953年將所藏《二百蘭亭齋》全部璽印捐贈故宮博物院。1973年,又將剩餘書籍數千冊捐贈天津人民圖書館,其中包括他為研究清代版刻史而專門收集的清代銅、泥、木活字本書籍700餘種。同年又將所藏敦煌寫經256卷、璽印910方及其他文物近500件全部損贈天津市藝術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