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道觀建築。在山西省晉城市東北12 公裡府城村北岡上。始建於宋熙寧九年(1076),金泰和七年(1207)重修,貞祐(1213~1217)兵亂遭到較大破壞,元至元二年至十八年(1265~1281)重修擴建,至元三十一年(1294)塑完各殿神像,明清兩代又幾次補葺。廟為前後三進院落,總面積5000平方米。中軸線上自前至後有山門、儀門、成湯殿、獻亭、昊天玉帝殿,兩廂有鐘鼓二樓、垛殿、配殿、監齋殿、廊廡、偏殿、廂房、客堂等宋至明清建築100餘間。廟內有宋、、元、明彩塑300多尊,還保留金、元、明部分琉璃藝術構件,是中國現存較為完整的道教建築群,具有一定的史藝價值。1988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成湯殿 宋創建,金泰和七年(1207)重修,元明曾補修。殿內奉成湯及其侍者。殿面寬三間深六椽,懸山頂。前簷設板門和直欞窗。簷下鬥栱四鋪作單下昂。梁架為四椽栿對乳栿用三柱。殿內金代神龕為樓閣式,是金代小木作中的優秀作品。

  玉帝殿 宋熙寧九年(1076)建。三開間六架椽,四椽栿對乳栿用三柱,前廊,歇山頂。鬥栱簡練,四鋪作單下昂。殿脊獅子、後坡垂獸和脊側二十八宿小像是金泰和七年 (1207)遺作(見圖),兩支鴟吻為元至元三十一年(1294)燒造。殿內玉帝像等30多尊,皆高2米左右,為宋代原作,後人雖敷彩裝鑾,但仍不失宋塑特征。

玉皇廟

  垛殿及兩廡內的塑像皆元代作品,有的已被明清重妝,失去原有風格。而西配殿內二十八星宿坐像,元至元三十一年(1294)造,高1.8~2米,塑功精湛。

  廟內中院兩廂明代彩塑、宋代以來碑石20餘通、山門上明成化二年(1466)藍色琉璃吻獸脊飾等,亦具有一定的歷史藝術價值。

  1952年成立玉皇廟文物保管所,負責保護管理。1984年國傢撥款進行瞭全面性保養維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