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唐《伊闕佛龕碑》原石元、明間拓本。剪條裝。原文42開(84頁),每頁縱19.8釐米,橫34.5釐米。此碑書法,字畫奇偉,結體雄渾與秀逸兼而有之,且方整寬博變化自然,乃褚遂良46歲時力作。此本字口鋒棱俱在,為明初拓,首行“道行延”完整無損,末3行“至哉”、末2行“希望雖”及末行“皇祚於”8字亦完整,是現存褚書拓本中罕見之本。

  此本首有簽3則:①費念慈題“三龕記,宋拓本,西蠡秘笈”;②“舊拓褚河南三龕記,明何柘湖清森閣藏藏本,廣堪齋重裝”;③“宋拓褚河南三龕記,明何元朗清森閣藏本,竹汀錢大昕為靜逸主人題”。尾有何良俊、張效彬、沈志達、趙烈文等題跋。全本中鈐有“靜逸庵圖書記”、“臣大昕”、“臣志達印”、“蓉初珍藏”、“蘇鄰鑒藏”、“安山審定”、“能靜經眼”、“謝嘉孚印”、“畢瀧鑒藏”、“長生安樂趙烈文印”、“清森閣書畫記”、“元和顧子山秘籍之印”、“過雲樓考藏金石圖書”、“謝騤之章”、“固始張瑋效彬”、“元朗”等珍藏印多方。現藏北京圖書館。

  伊闕佛龕碑,唐貞觀十五年 (641)刻於河南洛陽龍門山賓陽洞,為摩崖刻石。岑文本撰文,褚遂良書丹,正書,33行,每行52字,額篆書題“伊闕佛龕之碑”,系唐魏王李泰為長孫皇後敬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