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銅鑄鎏金宮觀建築。又稱金頂。在湖北省丹江口市武當山天柱峰。明永樂十年至十六年 (1412~1418) ,明成祖朱棣遣隆平侯張信及駙馬沐昕率軍夫20萬人,營造瞭太和宮等八大宮觀,金殿即太和宮中的主要建築,建於永樂十四年(1416)。由9種金屬冶煉鑄造的合金銅殿,俗稱九花銅,是中國現存元、明、清幾座鑄銅殿堂中最華麗、製作技藝最精的一座,具有極高的科學和藝術價值。1961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金殿系銅制鎏金仿木結構建築,須彌座石臺基高72厘米,面南,前有月臺。臺基及月臺均圍以精美的石欄。銅鑄簷柱12根,寶裝蓮花柱礎。面闊進深均為三間,通面寬5.8米,通進深4.2米,面積為24.4平方米,通高5.5米。重簷廡殿頂。上下簷部均有明代宮式做法的鬥栱,在柱、梁、枋、額、門窗及天花板上,均線刻出明代彩畫紋樣,梁枋上為旋子彩畫。

武當山金殿

  屋面鑄出筒板瓦,勾頭和滴水瓦鐫刻蓮荷花。舉凡正脊、榑脊、垂脊,正吻、垂獸、合角吻、套獸、小走獸以及仙人等,猶如木建築所見。仙人及所騎的鶴,頭部偏向裡側面不向前方是其特點。

  殿內因天花板而不見梁架形象,外觀椽飛、檁枋等與木構者無異。殿內神像、供桌均為銅鑄。正中供真武大帝坐像,兩側站像為左周公、右桃花女;左右壁前為兩尊執旗捧劍天兵站像,鑄造得栩栩如生。現金殿外圍有銅柵欄一匝,系明萬歷年間施加的保護柵。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設有文物保管所,並裝置瞭避雷設施。80年代初劃歸宗教部門管理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