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新石器時代至商周蜀文化遺址。位於四川省廣漢市南興鎮北面。遺址主要分佈在鴨子河和馬牧河兩岸的脊背形臺地上。總面積約12 平方公裡。分佈最集中、堆積最豐富的地點有仁勝、真武、三星、迴龍4村。年代距今約4800~2800年。1931年因發現大批玉石器而引起社會重視。1934年,華西大學博物館D.C.葛維漢、林名均等進行過試掘。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四川省文物管理委員會和四川大學考古專業作過多次調查。1980~1989年四川省文物管理委員會、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究所、四川省博物館先後進行瞭7次發掘。1988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城址 平面呈南寬北窄的梯形,現存面積2.6平方公裡,以城垣和河流互相結合為防禦體系。東城墻和西城墻橫跨鴨子河與馬牧河之間,東城墻長1800餘米,北偏東12°;西城墻被鴨子河洪水沖刷破壞,殘存800餘米,北偏東25°。南城墻築在馬牧河幾字形彎道上,長約210餘米。北面未發現城墻,可能是以鴨子河為天然屏障。城垣由主城墻、內側墻和外側墻三部分組成,寬40餘米,分段夯築。主城墻多夯築成平行夯層,內側墻和外側墻多為斜行夯層。主城墻中部用土坯壘砌。城墻外側有壕溝。

  城遺址西南部和北部一帶遺跡分佈較密集,發現大量房屋居址、灰坑等。房屋系在原生土地面上挖溝槽立柱,抹草拌泥為墻。面積在15~30平方米左右,結構簡單,當是居民區。北部真武村一帶出土磨石一坑400多件,月亮灣出土玉器一坑,推測這一帶為玉石手工業作坊所在。

  陶器 以夾砂褐陶為多數,多輪制,手制極少。炊器一般摻石英砂較多。食器、炊器等精小器皿多數表面打磨光滑。器形有罐、豆、盤、杯、盉、尊、觚、緁,並有鴞、鳥、豬頭人面像、人面鳥等多種陶塑藝術品。陶器紋飾有繩紋、劃紋、弦紋,附加堆紋和各種雲雷紋等。小平底罐(缽)、尖底杯、高柄豆、鳥頭形器、尖底盞等一組器形最具地方特點,是蜀文化中有代表性的一組器物,而尊、盉、觚、緁等器形,則與中原地區夏商時期同類器物近似,說明蜀文化曾受到中原文化的強烈影響。

  陶器可分為四大期。一期陶器主要為夾砂褐陶和泥質灰陶兩類。陶器完整者極少。器形主要有鋸齒形、花邊形口沿罐,大翻領圓腹罐,圈足豆等。紋飾有線紋、繩紋、藍紋、重疊繩紋、網格紋、米粒紋、鏤孔、細弦紋、齒紋等。這一期遺存與川北、川東新石器時代遺存有一定聯系,是四川盆地內有代表性的一支新石器時代文化。絕對年代距今約4800~4000年左右。第二期陶器以夾砂褐陶為主,器形主要有小平底罐、高柄豆、圈足豆、盉、平底盤、圈足盤、鳥頭柄器、缸、甕、器蓋、紡輪等。素面較少,紋飾主要有繩紋、附加堆紋、雲雷紋等。時代相當夏至商代早期。第三期陶器仍以夾砂陶為主,有灰褐和黑灰兩色。器形新出現有尊形器、觚形器、甗形器等。素面陶增多,紋飾主要有粗繩紋、凹弦紋、附加堆紋、網格紋、鏤孔、雲雷紋等,時代相當於商代中期至晚期前段。第四期陶器以夾砂灰褐陶為主,泥質灰陶比例大增。器形有較大變化。陶器多素面,紋飾以粗繩紋和凹弦紋為主。年代約相當於商代晚期後段至西周早期。第一期文化與二、三、四期文化有較大的差別,但也存在一定的承襲關系;二、三、四期文化之間互相緊密聯系。反映瞭蜀文化的發展進程。

  祭祀坑 發現兩個,在南城墻外側60多米處。1號坑長4.6米,寬3.5米,深1.6米;2號坑長5.3米,寬2.3米,深1.55米。兩坑共出土青銅、金、玉石、象牙各種祭祀用器700餘件。

  青銅器 一類是禮器,有尊、缶、彝、盤等。稍早的器物,形制風格基本上同於中原地區的同類商器;較晚的器物形制風格接近於長江中、下遊地區及陜南地區出土的晚商青銅器。但均在花紋佈局上略有不同,應是蜀人自己鑄造的。另一類是具有濃鬱宗教色彩的神像、偶像等。青銅大型立人像通高2.62米,重180多千克,大眼睛,直挺的鼻梁,方頤大耳,耳垂穿孔。腦後垂長發辮,頭戴華麗高冠。身穿滿飾龍紋、雲霄紋的左襖長袍。左臂上舉,右臂曲至胸前,雙手極大,握手環形。雙腳赤裸,站在方座之上。銅像采用分段澆鑄法鑄成。青銅人頭像,青銅面具形態不同,大小有序。其中1件大型面具,寬138厘米,高65厘米,重數十斤。神樹高4米左右,立於三山正中,上有花蕾、果實、飛禽走獸。

  金器 有杖、面罩、箔飾等。金杖長1.42米,重約500 克,其上有平雕的人頭、鳥、魚、穗等精美的花紋圖案。

三星堆遺址分佈圖

  玉器 有禮玉、兵器和工具。兵器和工具刃部犀利如新,器身薄,應是禮儀用品而非實用器。

  1987年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建立工作站,1989年修築鴨子河防護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