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清代宮廷中以金銀、珠寶、翡翠、珊瑚、玉石和瑪瑙等貴重材料製作的點景,配以金銀、琺瑯、玉石、雕漆和鑲嵌等工藝製作的盆,二者合為一體,稱為盆景。

  中國盆栽始於晉代。在唐代章懷太子李賢墓墓道壁畫中,繪有盆栽花卉。宋代的樹樁盆景造型已相當精巧。明清兩代盆栽技藝更加發展。其特點是在有限的範圍內表現出較幽深的自然景致。後經康乾盛世,社會物質豐富,文化藝術繁榮,清帝王貴族的生活也更加奢侈,於是出現瞭用高貴的材料雕刻鑲嵌而成的盆景。。

  清宮盆景大部分是由內務府造辦處的鑲嵌作制作的,其點景多用特定題材,通過象征、寓意、諧音來投合統治者的喜好。點景中的樹木多用松柏,花卉多用梅、蘭、竹、菊、牡丹、荷花,也有樓、臺、亭、閣、人物為主題的盆景。同時,在景中還點綴有象、鶴、蝙蝠、鹿等。前一類取其象征剛強、長壽,後一類取其諧音“福”、“祿”。如:“掐絲琺瑯太平有象”盆景,主體是一頭高大威嚴的象,軀體粗壯,象背施鞍,上面放置一個尊形景泰藍花瓶,花瓶中插有萬年青,象征“太平有象,萬年常青”。用翡翠制作的盆景竹子,則象征君子、賢人,寓“明主得賢臣”之意。染牙水仙花盆景,配白玉鑲嵌紅寶石菊花式盆,清秀典雅,寓來年吉祥如意。

  清代宮廷內遇有皇太後、皇帝慶壽、皇帝大婚等事,大臣和各地官員要向皇帝和皇太後進獻禮品,盆景是主要禮品之一,如:點翠子孫萬代盆景和群仙祝壽人物大盆景等。其中福祿壽三星盆景更為多見,它是用幾千顆紅藍寶石、珍珠等貴重材料鑲嵌而成,三位壽星,身著古裝,意態閑雅,並綴有蝙蝠、梅花鹿、仙桃,寓意“福祿壽”,三星的背後襯有用金、珠、翠制作的松、竹、梅歲寒三友,並配金累絲嵌珠寶盆。

  材料高貴、作工細致、裝飾富麗的各式盆景,不僅是宮廷中貴重的擺設,也是帝後貴族間貢獻、賞賜及饋贈的禮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