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明代洪武十年(1377)制前裝式鑄鐵炮。系現知中國最早的大型鐵火炮(見圖)。傳在拆除山西省太原市南城牆時發現,共出3門,均藏於山西省博物館。

明洪武鐵炮

  炮呈直筒狀,形體短粗,口徑21釐米米,全長1米。炮筒前部鑄19字:“大明洪武十年丁巳□□季月吉日平陽衛鑄造。”中部有兩對耳柄,呈四方形,長16厘米,應是供搬運使用,而不是用於調整射擊角度的耳軸。尾部略收,通身有3道環箍。此炮口徑大,管壁厚,裝彈藥量、射程等性能都大大超過明初的銅銃,是當時威力最大的重型火炮。用鐵鑄炮造價低廉,為大規模生產火炮創造瞭條件。但鐵炮鑄造時易造成缺陷而引致炸裂,對鑄造技術要求較高。鑄造此炮的平陽衛,冶所在今山西臨汾,自唐宋以後一直是著名的冶鐵中心。該鐵炮的鑄造,表明在14世紀末期中國的火炮制造技術屬於世界先進之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