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宗祠建築。在安徽省績溪縣城東12公裡瀛洲大坑口村。建於明嘉靖年間(1522~1566),歷代多次維修。其中清光緒二十四年(1898)曾大修。現存主體建築結構為明代特徵,內部裝修具清代風格。1988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胡氏宗祠為磚木結構,坐北朝南,三進七開間,建築面積1564平方米。階墀、欄桿、地坪、旗桿石、石鼓、石獅等均為花崗巖築成。祠堂前進門廳是一座高10.5米、寬22米的重簷八角門樓。門樓的大小額枋飾木雕龍戲珠、獅獅滾球和歷史戲文等。門樓後為天井、廊廡。祠堂中進是全祠的正廳,為抬梁式和穿鬥式相結合的建築結構。廳內4 根銀杏金柱,高6.5米,圍1.66米。柱礎、梁柱、平盤鬥、雀替等均鏤空雕刻。正廳兩側和上方存32扇高4米的落地花雕隔扇。祠堂後進為二層樓房,為抬梁式和穿鬥式相結合的構架。後進廂房和一樓存高3米、寬60.4厘米的落地花雕隔扇32扇,其裙板和中絳環板的雕刻均為各式博古圖案和四時花卉。建築屋面角翼多姿,圍以馬頭墻。

龍川胡氏宗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