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李公麟傳世名作。李公麟(1049~1106)字伯時,號龍眠居士,舒州(今安徽舒城)人,曾為“中書門下後省刪定官”。擅長畫人物、馬匹。此圖絹本,墨筆淡設色,縱46.2釐米,橫429.8釐米。此圖系摹繪唐代畫傢韋偃《牧放圖》之作。畫高低不平的土坡沙漬間,牧者趕放著群馬。馬匹或覓食,或奔騰,或嬉鬧,或翻滾,各具姿態,生動有趣。牧者有的騎在馬上,有的靠在樹下,有的穿戴較為整齊,有的則赤足敞懷。畫幅前半段擁塞、緊密,後半段疏散、鬆弛,富於節奏感。全圖共畫馬12000多匹,牧者140餘人。人物和馬匹用墨筆勾勒,線條挺拔有力,墨色較濃重,坡石極少皴擦,略施赭石色渲染,既加強瞭畫面的氣氛,又保留有唐代繪畫的風貌。圖右上角有篆書自題款“臣李公麟奉勅摹韋偃牧放圖”兩行,與文獻記載相合。

  畫面本幅有清乾隆帝弘歷題詩以及宋“宣和中秘”、明“萬歷之璽”、清“蕉林藏書畫印”等藏印30 餘方。後幅有明太祖朱元璋題記一段。《石渠寶笈·續編》、《石渠隨筆》、《庚子消夏記》等書著錄。現藏故宮博物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