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拿馬位於中美洲。1502年以後淪為西班牙殖民地,1903年獨立。巴拿馬有燦爛的古代文化、現代建築。前哥倫比亞時期,巴拿馬分為4個文化區:東部、西部、貝拉瓜斯、奇裏基。①東部地區,陶器是球形的,常有高環形的基座,裝飾著模印和刻紋,塗上紅、黑色。這裏還有金屬裝飾品,如頭盔和胸飾,但容器很少。在運河地區發現瞭類似巴西聖塔倫地區風格的器物。太平洋沿岸地區發現的器物兼有東西部的特徵:東部陶器特徵包括有基座的容器、肖像和圓形容器、帶甲殼動物像;西部陶器特點有兩種顏色色的輪廓線,紅底上畫黑線。黃金大約在700年從南美洲傳入這一地區。這一地區的文化來源很難確定,有可能來自南美洲。②西部地區的科克萊地區,包括從運河南端到阿蘇埃羅半島。早期科克萊的獨特造型有輕微刻線的盤子、球形或尖形帶著微微外張的長頸的瓶子,常見噴嘴容器。後期科克萊階段,有環形基座陶器,更嚴格的當地造型是微張邊緣的很深的碗。這兩個階段的陶器,以動物為主要裝飾圖案。早期科克萊還有巨石柱,頂上有粗糙的男人或動物雕像。還有大量的金銅、骨器、石英石和蛇形石裝飾品。③貝拉瓜斯地區,與南美洲東北地區、哥斯達黎加有明顯的聯系。有一種帶4條腿的磨光石器,類似哥斯達黎加的,但在尺寸上更大和更厚,腿上刻有淺浮雕動物。這一地區的陶器邊緣有帶清晰的裝飾紋,還有肖像容器、高基座的球形碗等。貝拉瓜斯的金屬制品,常常鍍上一層金,圖案包括動物和人,突出的鈴形眼睛是這一地區的特色。④奇裡基地區,石刻人像有兩種風格:一種是圓雕女人像,有活動的四肢和刻畫肯定的相貌;另一種常刻成高浮雕、肢體不活動,常有一隻手放在胸前。奇裡基地區還有一種石雕人形或動物形的奉獻桌,類似哥斯達黎加風格。奇裡基陶器很多類似中美洲的樣式。奇裡基火山附近的巴裡萊斯,有一塊桶形石,上部有淺浮雕的猴子。這裡還有風格獨特的石雕人像,等身大小,肩上還坐著一個人,戴著錐形帽子,手上握著一個人頭或容器。殖民時期留下的有科隆和波托韋洛附近堅固的要塞和大量巴洛克式教堂,許多城市至今仍保持殖民時代的特點。20世紀以來沿海各城市出現瞭一些國際風格的建築。現代藝術中心有巴拿馬城、科隆、波托韋洛。

蛇紋陶盤

鳥紋陶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