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館的國際學術組織。1946年11月,由美國博物館協會會長C·J·哈姆林倡議創立。總部設在法國巴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內。1947年10月,國際博物館協會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簽訂瞭《關於兩組織之間進行合作的途徑和方法》的協定。從此,國際博物館協會成為執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發展博物館事業規劃的合作者,並逐漸成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中活躍的組織之一。

  1989年,國際博物館協會有83個國傢委員會,23個國際委員會和8個所屬協會,會員11萬餘人。它的主要宗旨是:①確定、支持和幫助博物館和博物館研究所,建立、保護和加強博物館專業;②組織不同國傢博物館和博物館專業人員之間的合作互助;③致力於宣傳博物館和博物館專業在促進人民間相互瞭解和擴大專業知識面上所起的重要作用。

  國際博物館協會全體大會是國際博物館協會的最高機構。每3年召開一次。大會的任務是:通過和修改會章,選舉國際博物館協會主席和執行委員會,通過3年規劃和預算,監督規劃和預算的實施,審理執行委員會或咨詢委員會呈報的全部問題。大會選出主席1名,副主席2名,司庫1名,執行委員5名,連同國際博物館協會咨詢委員會主席1名,共10名,組成執行委員會,在大會閉會期間,執行大會的任務。國際博物館協會主席、執行委員任期3年,可連任一次。

  咨詢委員會是國際博物館協會的立法機構,它由國傢委員會、國際委員會主席組成。咨詢委員會負責向大會提出執行委員會的候選人,討論、評議重大問題,並向大會和執行委員會提供建議。

  國傢委員會是國際博物館協會的基層機構,包括個人會員、團體會員和贊助會員。個人會員的數字不得低於5人。經執行委員會事先同意,國傢委員會可在任何國傢建立,由駐在該國的國際博物館協會全體會員組成,負責國際博物館協會同會員之間的聯系。

  國際委員會是國際博物館協會進行工作和執行活動計劃的主要機構。國際委員會有工藝美術委員會、考古和歷史委員會、建築和博物館技術委員會、保管委員會、服裝委員會、文獻資料委員會、教育文化活動委員會、埃及學委員會、人種史委員會、展覽交換委員會、美術委員會、玻璃委員會、文學委員會、管理委員會、現代藝術委員會、博物館學委員會、博物館公眾關系委員會、博物館安全委員會、樂器委員會、自然歷史委員會、地志博物館委員會、科學技術委員會、人員培訓委員會。這些國際委員會經常開展各種學術活動,組織專傢在博物館的每個領域中去解決重大的專業性問題。

  國際博物館協會下設資料中心,到20世紀80年代,該中心已是世界上儲藏各種類型博物館資料的最大信息庫,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及其成員國和博物館專業人員、研究工作者開放,提供各種服務。

  國際博物館協會的主要出版物有:《國際博物館協會新聞》、《國際博物館協會教育》、《國際博物館學書目集》、《博物館安全手冊》等。

  1983年,中國博物館學會參加瞭第13屆國際博物館協會大會,並組成中國國傢委員會,成為國際博物館協會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