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安達羅國薩塔瓦哈納王朝時代的佛塔。阿默拉沃蒂位於距今印度安德拉邦貢杜爾縣城約29公裡的克利希那河下遊南岸。據考證,阿默拉沃蒂大塔始建於西元前2世紀,在西元2世紀曾大規模擴建增修。

《婦女禮佛》

  阿默拉沃蒂大塔是南印度窣堵波形制的代表。大塔的圓形臺基直徑約51.2米,上承半球形覆缽。覆缽頂部建有平臺、傘蓋。臺基的東西南北四方各自伸展出一座長方形露臺,每座突出的方臺上聳立著5根石柱(阿耶迦),代替瞭北印度窣堵波常見的塔門(陀蘭那)。這種“方牙四出”的形制是南印度窣堵波的典型特征。臺基周圍鋪設著寬約4米的右繞甬道。甬道外圍是一圈高約3.5米的石灰石圍欄,圍欄內外兩側都裝飾著圓形或半圓形浮雕。圍欄四方入口兩旁蹲踞著石獅。1845年以後至20世紀初在大塔基址發掘出土500餘件浮雕,大部分收藏於馬德拉斯政府博物館和倫敦不列顛博物館。1951年在當地建立瞭考古博物館,藏有戰後發掘的出土文物,並建有阿默拉沃蒂大塔復原模型,1972年重新裝修開館。

  阿默拉沃蒂大塔的裝飾雕刻,包括其附近的那伽爾朱那康達、賈加雅佩塔等地窣堵波同類風格的雕刻,形成瞭南印度雕刻藝術的一大流派──阿默拉沃蒂雕刻,在薩塔瓦哈納王朝與貴霜王朝南北對峙時代,與犍陀羅美術、馬圖拉雕刻鼎足而三。裝飾阿默拉沃蒂大塔的覆缽、臺基和圍欄的雕刻,均系當地特產的白綠色石灰石制作。這些雕刻在年代和風格上大致可分為古風期、過渡期、成熟期和風格化時期4個時期。

  古風期 為第1期,約在公元前200年之際。此期僅存少數鑲嵌覆缽的浮雕殘片,風格類似帕魯德的古風式雕刻。藥叉、藥叉女等雕像造型古拙質樸,姿態僵直生硬。蓮花、唐草等裝飾紋樣亦較簡樸。遵循印度早期佛教雕刻的通例,此期浮雕也像帕魯德、桑奇等地一樣,隻用菩提樹、法輪、臺座、傘蓋、足跡等象征符號暗示佛陀的存在。

  過渡期 為第2期,約在公元100年之際。此期是更換古風期鑲嵌覆缽的石板的浮雕。人物造型開始變得活潑、柔軟,不再像古風期那樣呆板、僵硬。裝飾紋樣也漸趨華麗。在佛傳故事浮雕中,既有以傳統的象征手法表現佛陀的,又有以人的形象塑造佛陀的。象征與寫實這兩種造型方式同時采用,表明當時南印度部派佛教小乘與大乘教派處於混雜交錯的狀態。佛像的出現可能是受到北方貴霜王朝治下的犍陀羅和馬圖拉雕刻的啟發,也可能與安達羅國直接同羅馬帝國進行海外貿易、引進羅馬藝術有關。

  成熟期 為第3期,約在150年前後。此期以圍欄浮雕為主,亦稱圍欄時期,遺存浮雕數量最多,水平最佳。相傳薩塔瓦哈納國王的密友、大乘佛教中觀派創始人龍樹(約2世紀)曾指導這一圍欄的雕造。圍欄內側的裝飾圖案是藥叉侏儒和成對男女肩扛著1條蜿蜒曲折的長長的花繩,立柱和橫板上飾有多層環狀重瓣蓮花圓形浮雕;圍欄外側的浮雕題材主要是本生經和佛傳故事,以佛傳故事居多。此期浮雕人體造型頎長而纖細,肌肉柔韌,姿態靈活,充滿瞭高度的彈性和律動感。白綠色石灰石被雕成像水磨卵石一樣光滑細膩,更增強瞭人體動態的流動感。例如浮雕殘片《婦女禮佛》,4名裸體婦女虔誠跪拜在象征著佛陀的足跡之前,體態苗條,肌膚光潔,周身的曲線圓潤柔美;動態和手勢自然優雅,或雙手合十,或五體投地,互不雷同,各臻妙境。此期浮雕善於安排和處理群像,強調群體的運動感和畫面的戲劇性。例如圓形浮雕《馴服醉象》采用一圖二景的構圖,表現提婆達多放出發狂的醉象那羅吉裡沖向佛陀的驚險場面。左半邊,在醉象沖撞下驚惶逃避的人群和緊緊偎抱的情侶,都卷入瞭恐懼的漩渦之中;而右半邊,被佛法馴服的醉象拜倒在佛陀面前,一動一靜構成瞭對比鮮明的戲劇性效果。此期浮雕的透視既不同於帕魯德的平面式透視,也不同於桑奇的階層式透視,而是出現瞭三度空間的縱深感。尤其在刻畫臺座或建築物時,這種近寬遠窄的縱深感異常明顯。例如圓形浮雕《回鄉說法》,畫面中央象征釋迦牟尼的空寶座和足跡臺明顯向消失點聚攏。同時一圈圈圍繞著中心近乎空白處的密集的釋迦族男女,也加深瞭三度空間的幻覺。

《馴服醉象》

  風格化時期 為第4期,約在200~250年間。此期浮雕多系裝飾覆缽下部和臺基表面的方形石板,題材也以佛教故事為主。還有一些刻畫窣堵波圖樣的浮雕,現今的阿默拉沃蒂大塔復原模型便是參照這些浮雕的窣堵波圖樣制作的。此期浮雕已向風格化演變,人體更加細長,略顯畸形;動態更加活躍,甚至有些凌亂;裝飾更加華麗,但流於繁瑣。在大塔周圍還出現瞭獨立式的圓雕佛像。佛像的造型不同於犍陀羅的希臘式佛像,而近似貴霜時代的馬圖拉佛像,但面部不像馬圖拉佛像那樣渾圓,而是南印度特有的狹長的橢圓形,輪廓線也比較柔和。眼瞼不低垂,頂上肉髻是右旋的螺發,身材修長,呈圓筒形,體積感很強。袈裟的衣紋以平行的陰刻線條刻畫。這種阿默拉沃蒂佛像直接影響瞭斯裡蘭卡佛像的雕刻。

阿默拉沃蒂佛像

  

參考書目

 H. Sarkar and S. P. Nainar,Amɑrɑvɑti,Archɑeologicɑl Survey of Indiɑ, New Delhi,1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