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琴傢。1921年1月10日生於杭州,1983年3月18日病逝於上海。其父為盲人,擅長三弦、二胡,精通江南絲竹。姚炳炎自幼得父傳,受到民間音樂的薰陶。1940年在上海泉漳中學畢業後,終身以會計為生,業餘愛好音樂。1942年起在杭州從浙派古琴傢徐元白學琴,並參加西湖月會佑聖觀雅集的古琴活動。1949年定居上海,業餘致力於琴學理論和古琴打譜的整理研究工作。1959年以來,參加過胡笳音樂會、全國獨唱獨奏音樂會等學術演出活動。1982年受聘為上海音樂學院古琴客客席教師。他在臨終前的病榻上,完成《琴曲鉤沉〈烏夜啼〉》一稿的修改,提交第2次全國古琴打譜經驗交流會。

  姚炳炎操琴40年,善彈《高山》、《瀟湘水雲》等曲,他的演奏神態自若,風格穩健恬淡、含而不露。在琴曲古譜的發掘整理方面以忠實原譜為原則,對譜本的選擇,譜字的校勘,譜字指法的詮釋處理等,都取嚴謹態度;在循譜按彈中,常以意為先,節奏處理力求自然。經其打譜的琴曲有《幽蘭》、《廣陵散》、《烏夜啼》等曲譜近50首;其中《酒狂》、《華胥引》等已由中國唱片廠錄制成唱片。他還寫有《我彈幽蘭》、《發掘〈孤館遇神〉的感受和設想》、《七弦琴曲〈酒狂〉打譜經過》等論文,闡述自己打譜及演奏的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