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民歌體裁號子的一種。在行船中為配合航運、船務等勞動過程而傳唱。基本上有3種類型:①起程號:包括出船號、推船號、起錨號、拉篷號、撐篙號等。②行駛號:包括搖櫓號、拔棹號、拉纖號、扳橈號、扯帆號。③停船號:包括下錨號、拉繩號等。由於地理條件的不同,各地還有一些其他船號品種。各類船號實用性很強,大都專號專用,多以具體勞動內容命名。同時也有一些以勞動呼號、地勢、音調來源等命名。如“喂喂號”、“平板號”、“見灘號”、“呀喲號”等。

>  著名的船工號子有:黃河船號(主要是中下遊河南境內)、渤海灣船號、烏蘇裡江船號、長江船號(上遊四川境內,中遊各支流湘、資、沅、澧、酉以及洞庭湖上的各種船工號子)、黃海沿岸的船號等。此外,如縱貫南北的京杭大運河,廣西的潯江,廣東的曲江等的船工號子也都各具特色。

  由於船上勞動強度不一,內河航行環境不同,船號變化的幅度相當大。有的勞動強度大,協作緊密,操作緊張,這類號子實用性強,如《沖灘號子》;有的在風平浪靜,平灘行船時唱,這類號子實用性弱,抒情性相當濃厚,如《下灘號子》。歌詞方面,前者多為勞動呼號用語;後者見景生情,即興編詞較多。船號的音樂特征:

  ①沿海船號由於分佈面較廣,音樂風格各有特色。北海號(流行於煙臺、營口、大連、青島一帶),曲調具有冀、魯民間音調的特點;南海號(流行於青島以南、連雲港、長江口的黃海一帶),具有江、浙民間音調的色彩。內陸江、河船號比沿海的音樂性強,更富有抒情氣質,曲調裝飾音較多;反之,沿海船號曲調跳動較大,音域也較寬。

  ②多數船號,節奏急促,短領短和,呼應緊湊,多呼喊性音調。船上操作甚多類型,因此船號的節奏型變化也較多。少數抒情性強的號子,往往是散板節奏,音調多帶有山歌風味。

  ③音樂材料單一,多為上下句結構。有的前面有一個長引句。有的為瞭適應某種復雜的勞動過程,不同號子之間的銜接形成相對固定的組合套式。如澧水號子由“平板”、“數板”、“快板”組成。梧州船號由“平水調”、“過淺調”、“上灘調”組成。此外,有些船號由於交叉疊置的領和,還形成簡單的多聲部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