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學校體育內容是根據學校體育任務和學生年齡、性別特徵,具體規定在各級各類學校的《體育教學大綱》和《國傢體育鍛煉標準》中。現代各國隨著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發展,都很重視對學校體育內容的研究和改進。不少國傢由教育主管部門制定全國統一的通用體育教學大綱,明確規定學校體育的內容。蘇聯和東歐一些國傢強調在增強學生體質的基礎上,“註重奧運會的運動項目”。蘇聯中小學體育教學內容主要包括:“勞衛制”的理論知識,以及體操、田徑、滑雪、遊泳、球類、古典式摔跤(7~10年級男男學生)和藝術體操(7~10年級女學生)等運動項目。日本則強調從“增進健康和提高體力,培養強健的身心”出發,精選體育內容。

  中國學校體育內容,從清末實行近代學制之初,至民國初年,各級學校的體育課(當時稱“體操科”)內容,除一些徒手體操和輕器械體操外,多半是兵式操練。這種“體操課”呆板枯燥,不能適應青少年和兒童身心發育特點,20世紀20年代,英美競賽性運動和遊戲在中國逐漸發展。“五四”運動加快瞭學校體育更新的步伐。1922~1923年,北洋軍閥政府教育部在公佈新學制(又稱“壬戌學制”)及其《課程綱要草案》時,正式將學校“體操科”改為“體育科”,規定體育課內容以田徑、球類等運動、遊戲為主,並一律剔除瞭兵操。30年代,國民黨政府對學校體育也有一些規定。譬如,1931~1932年,當時的教育部先後公佈瞭中學和小學的《體育課程標準》,1936年公佈瞭《暫行大學體育課程綱要》;1940年公佈瞭中小學和專科以上學校《體育實施方案》及《各級學校設備暫行標準》等。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多次制定和修訂瞭各級學校體育教學大綱,確定瞭編寫體育教材必須以增強學生體質為準則,保證全面地鍛煉身體,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中國現行的中小學體育教學大綱分基本教材和選用教材兩部分,內容包括體育的基本知識和一些主要運動項目的具體內容、要求和方法等。各年級教材內容和時數比重見表1、表2。

表1 小學體育內容和時數比重分配表

表2 中學體育內容和時數比重分配表

  田徑 最古老的體育項目,它的內容大多是以人們日常生活中的走、跑、跳躍、投擲等自然動作為基礎構成的。田徑運動分為田賽和徑賽,用高度和遠度計算成績的項目叫田賽,用時間計算成績的叫徑賽。田徑運動是各項運動的基礎,也是學校體育的主要內容。經常從事田徑運動,可以發展速度、耐力、靈敏和力量等身體素質,增強人體內臟器官的機能,提高新陳代謝的作用和培養勇敢、頑強、克服困難等優良品質。在中小學體育教材中安排不同的走、跑、跳躍和投擲,不僅能全面鍛煉學生的身體,培養學生頑強的意志品質,而且對日常生活、生產勞動和保衛祖國都有重要的實用意義。

  體操 特點在於它的內容是根據不同情況,為增強體質、醫療保健或競賽表演而專門編制的,動作要求按嚴格的方向、幅度、力量、速度、速率、節奏來完成。體操一般分為3大類:基本體操、競技體操和團體操。列入學校體育內容的主要有隊列、基本體操(以健身、醫療、發展人的各種身體素質為主要目的的形式簡便易行的體操。包括徒手體操、輕器械體操和器械體操的基本動作)和競技體操(技巧、支撐跳躍、單杠、雙杠等)。這些項目對於促進學生四肢、軀幹、肌肉、關節、韌帶的發展,培養正確姿式,發展力量、靈敏、柔韌等身體素質,訓練平衡器官,提高身體控制能力有很大作用,對培養學生的自覺紀律和勇敢、果斷的品質也有重要意義。

  遊戲 體育遊戲分活動性遊戲和競賽遊戲。遊戲的特點是具有一定的競賽因素、情節因素,形式活潑,內容多樣,簡單易行。在小學,遊戲是體育的主要內容,低年級以模仿性、故事性的遊戲為主,中學以上,遊戲作為配合基本教材使用。通過遊戲,可以提高學生身體基本活動能力,促進身體協調發展,培養學生團結、互助、機智、果斷和遵守紀律等優良品質。遊戲還可以發展學生的思維、判斷、記憶等能力,並養成活潑、愉快和樂觀的情緒。

  球類 一項綜合運用各項體育基本技能的運動,內容豐富多樣,主要有籃球、排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等項目。球類運動的特點是競賽性強,常在激烈的對抗中進行,而且變化多樣。球類運動對於促進身體協調發展,提高各項身體素質和基本活動能力都有良好的效果。同時可以培養勇敢、頑強、積極主動、機智靈活以及團結互助、密切配合等品質。

  武術 中國傳統的民族體育項目。武術內容主要包括拳術(長拳、太極拳、形意拳等)、器械(刀、槍、棍、劍等)、對練(徒手、器械等)。武術內容豐富多采,動作剛柔相濟,動靜分明,有各種手法、眼法、身法、步法,整套動作起伏轉折,連續多變。因而練習武術能增強身體各個器官系統的機能,尤其是對神經系統的調節機能有很大的作用。中小學武術教學主要是學基本動作、武術操、簡單的拳術套路以及劍術、棍術等,用於發展學生身體素質,提高內臟器官和中樞神經系統的機能,培養機智、勇敢、頑強、果斷,堅韌不拔的意志,熱愛祖國和民族的自豪感等品質。

  國防體育 具有軍事性質的體育項目。它的基本內容一般分為陸上、航空、航海3大類。如射擊、摩托車、跳傘、滑翔、航空模型、劃船、航海模型、無線電通訊以及隊列、投彈、刺殺、軍事障礙等,這些內容在學校中,有的是結合體育教學來學習,有的是作為課外活動或業餘訓練的內容。可根據不同地區、不同的條件組織學生來學習其中的某些項目。國防體育既能鍛煉身體,增強體質,又可以學到科學知識、技能並增強保衛祖國的觀念。

哈爾濱市第一中學學生在學習打冰球

  學校體育內容除瞭以上所述各項外,還包括利用日光、空氣、水等自然條件的鍛煉,因時因地制宜地開展遊泳、滑冰、滑雪、爬山以及各種民族傳統體育項目(如騎馬、射箭、叼羊、秋千、跳板、摔跤、踢毽子、扔沙袋)等多種多樣的活動。